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习题和答案第13课 《挑战“两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7: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3课  《挑战“两极”》【相关知识链接】: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一战胜利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             和            会议,签署了
             和            条约,确立起了               体系。
【学生自主学习】:
一、冷战政策
1.背景:(1)二战后,       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苏联的力量也逐渐壮大,两种制度的矛盾日益加深。
(3)刚结束了二战,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
2.涵义:以       为首的西方国家对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             。
3.序幕:丘吉尔的“          ”演说。
4.冷战开始的标志:               出台。
5.冷战表现
(1)政治方面:         年,            的出台。
内容:美国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影响:美苏冷战          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
(2)经济方面:                 (欧洲复兴计划)
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同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评价: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是冷战的一个重要策略。
(3)军事方面:                  的建立。
北约组织: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在华盛顿签署《              》,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
6.两极格局形成
华约成立:1955年,苏联等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合作条约》。(简称:“        ”)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       组织和      组织的建立。
北约和华约的性质: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影响: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的形成,从而使美苏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7.冷战结束:时间       标志       。
虽然华约解散,但是,美国操纵下的         组织依然存在。
二、欧洲的联合
1、目的:两极格局下,发展经济,维护自身安全。
2、过程:(1)欧洲共同体: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成立了经济政治联合组织“                ”。经济上互相援助,政治上尽量“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2)欧洲联盟成立:1991年,12个欧共体成员签订《                》;       年,条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        启用;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个。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欧洲正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欧盟成立的影响:联合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共体成员的国际地位,也降低了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启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与联合,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三、日本的崛起
原因:(1)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美国的扶持及军事订货;
(2)政府有效的干预经济;大力发展科技,重视教育;科学管理等措施等。
结果:促进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同时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日本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       访问中国)
(2)并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课堂检测】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3.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请判断以下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科索沃战争   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5.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其主要目的是
A.医治战争的创伤                                     B.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C.争取美国援助                                 D.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六十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
材料三: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请回答:(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

(3)你认为促进日本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4)鉴于以上因素,请你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7:08:11 | 只看该作者
第13课  《挑战“两极”》习题2
【课前预习】
1、说出欧盟的形成过程。
2、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预习中你发现的问题有:

【课堂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预习展示。
三、整体感知。
(一)阅读第一问题
1、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2、欧共体成立的时间与意义。



3、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他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二)阅读第二问题:
1、说出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表现。
   
   
   
   
2、分析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李磊同学暑假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的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是在:(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益于(    )
A、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B、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美国的扶持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三足”是(    ) 
A、日本、美国和欧共体    B、日本、美国和欧盟
C、日本、美国和德国    D、日本、美国和英国
二、材料解析题
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西欧和日本通过不同的道路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挑战“两极”的两个重要“极点”。他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
活动探究之一:走进欧盟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说一说: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想一想:欧洲的联合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议一议:今天欧盟已拥有27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它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谈一谈: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做法为何会引起亚洲邻国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想一想: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上述中外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你认为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1887 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术在5 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材料三:在战后(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 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俄死人。
——材料二、三均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l)材料一所述日本在‘东方道德、西方技艺”旗帜下发起的一 场改革叫什么?(l分)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 首先转化成哪次大规模的“讨伐”行动?(l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1890 年前后,日本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1分)
(3)据材料三,说说日本发展战略的变化给该国带来了怎样的后果?(1分)


(4)《读者》 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对这个在二战后重新崛起的世界大国,你希望它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怎样的形象?(l分)



【课后反思】
(1)明治维新;( 1 分)1894 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l 分)
(2)“以改革促发展”转化为“以战争促发展”。(意思相近即可,l 分)
(3)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深重灾难。(l分)
(4)如:勇于面对和深刻反省自己的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用建设性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担负起维护东亚及世界和平的责任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感受美国经济的超强实力
1、(1)武力(或战争)合作(或建立欧洲共同体,或建立欧盟,或和平)。
(2)欧洲共同体----欧盟(或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或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共同体----欧盟)。
2、欧洲共同体和欧盟成立
3、范围由小到大,力量由弱到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活动探究之二:日本的再次崛起
(1)日本;主要原因:美国的扶持、实行政治改革、、引进先进科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贸易立国、海外战争的刺激等(学生只要列出其中两点即可)。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3)日本的做法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称霸亚洲,甚至在世界上扮演主要角色,这种做法严重危害了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4)抓住发展机遇;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改革开放,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3: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