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论文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0:3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摘要: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电教仪器辅助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借助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音形兼备、生动形象等独特的信息输出功能和优势,显示现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从抽象到形象过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从而实现 “高效低耗”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巧用;数学课堂;高效低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在“减负高效”的呼声中把握好40分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电教仪器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借助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音形兼备、生动形象等独特的信息输出功能和优势,显示现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原来我们的课堂开场白总是“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主题图,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开始五花八门地一顿说,有时学生越说越离谱,使引课有时变得变化无常,甚至无法驾驭,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像看动画片一样,不仅创设了问题情景,展示问题意义,还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步入“正轨”,而且更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数鸭子》的视频,这是学生都会唱的歌,这个动画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片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注意力也就自然集中在老师这里。当播放到“数不清到底多少鸭”时就出现了一个大问号,点击停止,问学生,“你们能数得清吗?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数数方式”?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质疑、引导探究。
教学中的多媒体,都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教师应成为教学设计者、主持者、引导者。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恰当运用。充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巧妙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课圆锥体的认识时,教师首先用信息技术媒体展示了:农民堆谷、吊车堆煤、建筑物的圆锥顶等多种实物,使学生体会到圆锥体就在我们的身边,再用直角三角旋转成体,使学生感悟锥体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由认识现象,到总结规律。从而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中传授知识。
三、巧用多媒体进行讲、演、板书相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多媒体技术的形象化和直观化特征,克服了传统教学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局限,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把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向学生进行传输和反馈,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唤醒主体沉睡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使教学环境得到延伸和扩展。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为突出教学重点发挥着靠教师嘴巴讲解无法达到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然后演示圆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接着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最后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0:35:26 | 只看该作者

但使用多媒体不是抛开黑板,扔掉粉笔,布幕不能取代黑板,屏幕展示不能取代教师的板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形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另一方面通过恰当的板书,把教学重点、难点、推理、演算条分缕析地表示出来,使教学达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的良好效果,通过板书过程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使教学有张有弛,有条有理。
四、巧用多媒体使学生操作实现互动,突破学习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带有控制性较强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在平行四边行、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教学内容极其抽象,让学生自己想象是很受局限的,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梯形与平行四边行的关系,通过控制性的模拟,既巩固已学知识,又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使学生投入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之中。不仅使学生深深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了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利于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只能是似懂非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经验,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课件演示: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的前进,…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车轮只能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再让学生用圆的特点这一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只是举手之劳。
五、巧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动态模拟、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演绎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把枯燥的数学概念和定理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方式有条不紊地予以演示,将许多数学教师无法用手势或语言表达的数学知识很巧妙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积极地去探求、去发现。同时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师的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观察理解。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师开始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进行广泛的猜测后,接着教师利用课件中图形分、合、转、并、移、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的必要解说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利用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圆和长方形内在联系以及有关公式的推理模拟,不但能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六、巧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容量,及时反馈、评价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过多,缺乏记忆,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前后内容联系困难。板书内容过多,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使教与练的容量大大地增加。例如,还是在讲授《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课余时间调查物品价格,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生活用品,让学生猜测价格,从而为学生提供空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使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事实。最后,再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强化知识点。这样融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教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反馈迅速的优点,有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而且通过这种经验激励使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树立成功意识。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随时用填空、判断、选择题型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回答正确,电脑马上可以亮出正确答案,并声形结合来一声:“你真棒”“真聪明”,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更浓,如果答错了,就会提醒你“再想想”“努力呀”,并配上音乐或动画。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还时时地激励他们动脑,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们才敢学,会学,乐学,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成功的意识,更能激发创新意识。
那么是不是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就不是一节好课呢?在一些优质课竞赛中,有时明显是使用课件的参赛教师比没有使用的得分高,使用较多的比使用少的得分高。这是不是一种误导呢?难道所有的课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使用课件才是一节好课吗?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合理利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
首先、课件制作不要过于花哨,否则有本末倒置之嫌。如果一个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学生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于高质量的图形、图像和动画上,而忽视了教学内容,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0:35:29 | 只看该作者

其次、教学内容不要太多,否则影响教学效果。前面我曾谈到使用多媒体课件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太多,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节约了在黑板上作图、写字的时间,故有机会增加教学内容,因为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意让他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由于教学内容的增加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一节课手忙脚乱,注意听讲就顾不上记笔记,顾了记笔记就顾不上听讲。一节课下来,犹如走马观花。我们可以在练习题上加大力度,让学生多见一些题型,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做题思路以及加快学生做题的速度。
再次、不能用投影屏幕完全代替教师板书。应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屏幕文字、相关定理、性质、公式太多,如果教师把握不住,学生理解就会有困难。上课时老师认为该讲的都在屏幕上,有些该详讲的内容一带而过。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看书、理解都需要时间,当还没有对此作出反应时,老师已转到“下一页”的知识点,这样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第四、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实验教学。很多数学规律、数学定理的推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猜想并进行推理证明。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用动画模拟实验替代了学生的操作和证明,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悖于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初衷。
第五、要让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多媒体所累。有的教师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为了制作自己的课件,总是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让教学工作由“有效”变为了“无效”。还有的教师过分依赖网络信息,虽然相比自己制作更方便快捷,但是再好的课件也是为别人的教学设计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学习一到两种多媒体制作的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同时适当改进,以利于我们的教学。否则在课堂中我们只能由以前的“牵着学生走”变成现在的“被课件拖着走”。这样的教学又何谈效果呢?
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应用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从而实现 “高效低耗”的数学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09: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