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不被洗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6: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年前,我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还主要靠搜索引擎,即便如此,也能感觉到信息爆炸,浩如云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机——电子书报、微信、微博等。如今更有万能的朋友圈,每人都在分享知识或发表见解,只要打开页面,就有无数的声音往你耳朵里面挤。就像逛淘宝,搜索宝贝是有目的的花钱,浏览聚划算则是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堆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自己老觉得“大脑已经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还记得高考后火遍朋友圈的那封来自“一个农村考生”的信吗?可谓情真意切、声泪俱下。看到后,我马上就被那种接地气的“真挚”打动了,觉得高考作文题目对边远农村孩子的确有失公平,果断转发了该文。其实内心深处是有一丝犹豫的:我觉得今年的作文题目还不错,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指挥棒,引导教师多侧重对学生思辨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正是课改的脚印吗?但遗憾的是,我没有保持一个教育者的专业理性,无形中也在盲从大众“骂教育”的热潮中推波助澜了一把。后来看到一封以出题人身份所写的回信,深入浅出的谈了该命题的意义,可惜门庭冷落,转者寥寥。可能是因为考题热已过,人们的眼球已被状元热吸引;也可能是大家都转发过第一篇,站过队,不好意思再自相矛盾,只好装作没看见。——我算是第二种吧。

前不久,“人贩子应该判死刑”被集体群呼,热度空前,直到有法律专业人士站出来普及量刑原则及原因,才算消停。各种心灵鸡汤教你如何粉饰生活,各种老中医教你怎么吃喝拉撒,各种教育机构教你怎么教养孩子,各种书单教你怎么装得像个读书人,美容院天天粉色轰炸直让你怀疑再不去做个保养什么的就不像是女人……诸如此类,洗脑无处不在。

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不被洗脑,保持思维的清晰与清醒,坚持思想的自主与自觉?我也是微信洗脑的受害者,但模模糊糊似乎也摸到一点头绪,虽浅陋非常,坦陈于此,抛砖引玉吧!

首先需要素读经典。没有输入,哪来输出?应对荒芜的最好办法是种上庄稼。与其被各种琐碎杂音洗脑,不如被经典的洪钟大吕、天籁之音沐浴。我之所指“经典”,是通识性经典,而非单一学科的经典,比如哲学。啃不动大部头,可以从普及类的哲学书开始。再说“素读”,经典之可怕,往往可怕在汗牛充栋的“注”“解”“演说”上。其实许多经典都是简明的精粹,越读越有味道。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说,自己通读“毛选”,固然有政治压力的成分,但主要是真的被毛泽东文章智慧和文采飞扬的魅力所吸引。电视上不是有几岁的孩子诵读《论语》吗?素读经典,就是要先心无敬畏地轻松阅读,有了自己的理解,自生敬畏之情。

其次是阅读自我。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搞清楚两个问题:我的思想需要哪方面的引领,我的学识需要哪方面的提升。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块石碑,铭刻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世界要难的多。人类已经找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却未能真正参透己心。留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倾听一下自己的需要。

有了以上两个基础,就可以自信地构建个人的阅读体系。最近读某心理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你是碎片化阅读的受害者吗?》,感觉说得很好,这里我就直接“拿来主义”了——抵御碎片阅读的有力武器就是构建个人阅读体系。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在明确阅读方向之后,有选择的深入阅读能放时自己知识框架中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对庞杂的信息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关键是主动选择。就像博客沙龙上提到的一句话:互联网是公平的,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造就了网瘾少年,也成就了自学天才,全在于你选择了什么。所以,深入阅读的关键是主动阅读、独立思考、内化吸收。《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阅读的第四个阶段“主题阅读”对这个问题阐述得很专业,可以参考借鉴。做到这几点,我估计洗脑信息的逻辑问题就显得拙劣不堪、不攻自破了。

境界决定眼界。博客沙龙后和好友交流近期生活,她说喜欢听着蒋勋讲红楼涂《秘密花园》,我则说不喜欢他讲的红楼,而喜欢他讲的生活美学、建筑美学和文学评论。好友感慨:“蒋勋怎么研究那么广啊!”其实我认为,对蒋勋讲得这些也不必做太多关注。蒋勋真正深入研究功课是美学,美学的境界提升了,方法论自然高明了。他用美学眼界关照生活、文学的方方面面,也许就相当于我们写篇读后感吧(当然红楼除外)!高度在,深度必然在。所以,蒋勋才不会被轻易洗脑,永葆思想独立。

最近看到李敖骂龙应台的文章,两个人的境界都很高,那该相信哪位?对待争议的杀手锏正是反向阅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把信息的正反声音都读一读,理顺双方逻辑,然后考证双方论据,或许就有新的发现。这时你所发出的声音,也许就是独到的见解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6:27: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作者 七十六中学  邢永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4 17: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