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珠心算教学中贯彻新课程规范的考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课程规范》认为: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同学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同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同学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示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在新课程规范理念下,珠心算教学对同学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同学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的基础如何 , 应该是评价珠心算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那么,珠心算教学怎样贯彻新课程规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立足同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发明活动是在灵活的思维方式下发生的,过于单一的训练肯定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墨守成规。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知识的操作和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常表示为受长期知识经验的影响,人对某类问题的认识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不能灵活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珠心算”的训练过程也是如此,训练时间长、形式单一,不能灵活训练,把同学禁锢在枯燥乏味的套子里,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规范下的珠心算教学要克服思维定势,解除发展发散思维的一切自我束缚的框框,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灵活训练。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灵活地布置内容。形式不拘一格,并且让同学自身寻找各种新的训练形式,寻找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引诱他们独立思维。对于同学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和问题,教师力争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鼓励他们独立考虑,有创见,允许他们“别具一格”。对于他们提出的独创性见解,有其合理性的,就加以鼓励,提高同学训练的积极性。让同学在喜闻乐见的训练形式中感到学习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经常组织一些竞赛,如对外人示范,给师生、家长汇报扮演,请家长集体观摩,实际操作服务等形式,让同学体会到胜利的同时使其乐于创新。
其次,拨珠活动使儿童手指肌肉的运动增加,手指是“智慧的前哨”,适度的增加其运动量,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真可谓手巧促心灵,心灵手更巧。并且“珠心算”教学通过听数、看数、记数的训练,数译珠、珠译数的训练,在此特殊的环境中,在培养了同学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同学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议同学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规范》认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即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同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在保守的珠心算学习中,多数时间要求儿童必需外静内动的独立心算,在多数时间要求同学进行独立拨珠以形成珠像,客观上减少了儿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许多时间同学都是独立的进行计算,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与同伴交流的客观条件。假如长时间这样学习,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特网、学校局域网、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和视频点播技术等的普遍应用,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正取代一些保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保守珠心算教学的整合将是珠心算教学发展的趋势。 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课程规范理念下,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多项交流,将有利于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交叉自由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给同学一个自由展示自身才气的机会,从而更利于培养同学的发明力。在这里,同学可以自由的表达观点,并且采取一定操作主动验证想法的正确性,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 同学始终兴致盎然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克服了天天打算盘、想算盘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时地激发兴趣,诱发了积极训练的动机,形成了相互作用的情境,有了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让每一个同学感到“珠心算”的乐趣,积极投入。当师生间建立起亲近融洽的良好关系,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时,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水到渠成”。
三、在体验中提高同学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 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需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地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实验中观察、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 15 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同学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同学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同学也必需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同学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同学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同学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时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一年级同学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 3 - 6 个数字,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 . 。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只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笼统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同学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只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中,珠心算班同学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
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四、在实践中促进同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 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 . 戈尔曼研究认为:人胜利的因素中 20% 归功于智商,而 80% 归功于其他因素。 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 ---- 自我激励、坚韧不拔、控制激动、调适情绪、充溢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 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 EQ 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 20 到 120 ;儿童往往要经过几十、几百遍才干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坚韧不拔的练习,向目标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最后获得胜利。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胜利的享受,这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胜利,这个过程也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学习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同学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锲而不舍、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在实践中促进同学良好学习态度、习惯的形成。
另外,珠心算学习符合低年级同学的年龄特征,拨算盘使儿童感到新颖有趣,能充沛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胜利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上可以看出,珠心算学习在低年级对培养儿童非智力因素有良好作用,其意义远远超越了计算自身。
数学课程规范 指出 ,“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沛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同学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同学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已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同学仅仅为计算技巧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这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规范明确的指出: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越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新课程规范下,珠心算教学的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致力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个珠心算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的共识。 在珠心算教学中,要转变教育观念,课堂重体验,重发展同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致力于儿童大脑的开发,而不是片面追求计算,片面的追求大面积同学的计算能力,那么珠心算教学一定能实现数学课程的发展性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06: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