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00:5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下《认识面积单位》“想想做做”第4题设计了如下练习: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旧报纸,提出“用几张旧报纸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一要求后,引导学生先讨论具体的做法,再让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去制作,最后用拼成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黑板、门窗等面积。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课上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耗时长,老师们担心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个练习往往会安排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自主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对于这个练习,我是这样处理的:

1、将“动手实践”前置:《认识面积单位》新课前一天,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根据实际情况,所用材料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只要求“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即可,制作完成后,先用拼成的正方形测量自己卧室的面积、餐桌的面积等。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将“作品”都带到了教室。我发现,制作材料各不相同,有用旧报纸、旧挂历纸拼的,有用整块布料剪的,甚至有一个孩子用画有自己的国画作品的宣纸拼了一个“正方形”,喜滋滋地跑来向我展示她的国画作品,我向她翘起了大拇指。

2、新课教学中,当学习面积单位“平方米”,要求大家拿出自己制作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汇报预习时的动手实践作业时,课堂里的气氛一下子“HIGH”起来。让孩子们找找教室里哪里的面积大约1平方米时,孩子们找到了水磨石地面上的格子(比1平方米略大)、小块移动黑板、玻璃窗、宣传版面……此处, 我还安排了两个小环节:

(1)估一估:1平方米的地面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先估再试。学生目测后较多地估计可以站5个、6个的。最后站一站、数一数,发现1平方米的布料上竟然站了16个小朋友。通过这个环节,强化了学生对1平方米实际大小的感知。

(2)量一量:测量黑板面积用“平方厘米”或者“平方分米”合适吗?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教室前面整块黑板的面积有多大?先估再量。为方便测量,指定三人一组,在黑板上摊上1平方米的正方形,根据情况逐步增加测量的小组。孩子们踊跃举手,教室里的学习气氛达到了最高潮。最后,有四个小组合作测量了黑板的面积。其他的孩子负责报告整块黑板的面积。通过合作,孩子们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块大黑板的面积大约4平方米。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不能仅仅放在嘴边。当儿童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表达,用心灵体悟时,他们才是真正的学生。将“动手实践”前置,在预习的基础上确定学习起点,为课堂中动手测量环节的顺利开展,可以给课堂带来深度。学生分组合作测量黑板的面积,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必要性,检验了先前的估计,积累了测量面积的经验,加深了对“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的认识,也为下一节课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埋下了一定的伏笔:生活中,如果对较大的面积都像这样测量的话,非常麻烦,有必要探索一种简单方便的计算面积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0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