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嘉《本色》读后感想本色读书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嘉《本色》读后感想本色读书体会

  一周前,友人向我推荐《本色》,由于他没有时间阅读,所以希望我能够给他一些读书建议。原本他希望购买该书的纸质版本,但是被我阻拦了,据我个人的经验,明星出书,无不外乎乘热打铁,自产自销。没有什么真正实用价值。能够从网路找电子档,阅读完就罢了,实在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他听从了我的建议,放弃购买该书的念想,但是抵挡不住乐嘉的名人气质,看他忙于工作,无暇看书的可怜样儿,我答应他,此书我去阅读,读罢后,我会写一篇读后感给他,满足他的速食需求。

  睡了一个饱足的午觉,醒来,天都黑了。挨不过饥肠辘辘的不舒坦,预出门觅食。找了一家西式餐馆,点了一杯畅饮,外加一份披萨,番茄烩面。吃饱喝足后,花了一段时间,继续阅读。翻翻目录,此书,我已经快看完了,顿感无趣。想起读后感的许诺,还是理理思绪准备晚上动笔。

  ……《本色》这本书不值花时间研究阅读,这本书纯粹是讲乐嘉的人生经历回顾。和励志书属同一类型,但是,和励志书类比起来,乐嘉的文笔略显单薄,该书个人感情色彩太强了,不够旁观专业。阅读过后得不到太多的启发和运作功效,当然如果你是乐嘉的粉丝,你可以看看,通过《本色》乐嘉又推荐了另外几本他早期写过的自传,有打广告嫌疑,但就本人感触,可以纯粹当做训练阅读速度看过,就罢了,不推荐。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对性格色彩,心理学有做研究的需要,你可以去看看。但是就心理学之类的专业书籍,我个人推荐胡茵梦的翻译类书籍,台湾人在翻译的外国著作方面,很有水准。胡茵梦翻译的《当生命陷落时》很出色,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5:45 | 只看该作者
乐嘉本色读后感

  本想下午骑着电车去逛几个地方,拍几组照片拼成一组组回忆,可是欲望不是很大,于是打开了电脑,看起了乐嘉老师的《本色》,因为上午跟蒜头聊了一上午,发现真的该了解一下自己!

  从头读到一半时,特别困,就睡了一觉,醒来继续读,把耳机带在脑袋上,没有开音乐,怕音乐打搅了我的思考,很享受乐嘉带给的思考,里面有很多的我影子,从来没发现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想法原来在书上可以发现,真的很感慨!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近一个月来,也许感性完全占据了思考的空间,变成样子也许我是功不可没的,一个“证明者”就是这样诞生的,总想着我们会用事实说明我们能做的好多,可能是太久没有尝到成功带来的自信,然后就活在自己带给自己的自信中,不在用理性思考来思考问题啦!最主要的是没有了太大的热情去做,也许卞老板说的对,因为你出发点就不太对。

  有些东西太急于求成反倒自食其果,这样做想想太傻了。因为年轻有些事情我们可能不会在乎,可是成长让我们能感受到不一样的fresh。接下来还是多读读书吧,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不是我们本来性格就是给大家的感觉,因为我们可能本来就没有投入自己的热情,所以慢慢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它,投入热情!只要做一件事做久了,石头也会化的,也许是风化啦。

  向小伙伴们推荐这本书,乐嘉老师真的很,相信你们看见后会更加的清楚的认识自己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5:50 | 只看该作者
乐嘉本色读后感           梁炎霞

  和很多人一样知道乐嘉源于非诚勿扰 。看这个娱乐节目没几集,只觉得乐嘉言语犀利,一语中的,说话不留情面,似乎不太适合做娱乐节目。一读《本色》才是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乐嘉。

  《本色》一共有二十章,每一章都各有特点。它并不是一部自传而是一部自刨录。通过自刨力图让你看清一些人性的真相和事实的真相。是乐嘉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进行剖析,从中他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安多变的世界里活出真我本色。相信看完这本书的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对乐嘉老师提出的关于自尊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很认同的,过分放大自己的感受,并且用自己的无能引起自己的愤怒,如果这种情况下你的愤怒能给你带来压力,带来动力是好的,但是过分在意影响自己就有点得不偿失。乐嘉老师说当你真正取得成绩并且站在那样的高度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些人是很可怜的,用自己对别人的鄙夷来显示自己的高尚,而自己站在这些人的上面,已经不屑于用任何方式去证明什么,你足以强大到用无言证明的时候你就真的强大了。所谓你的自尊的存在无非就是你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证据而已。

  我对乐嘉从事的性格色彩研究并没有太大兴趣,打动我的是封面的那句话“写的是我,说的是你”。在内容介绍里,乐嘉说“站在本色面前,撕开自己,打碎自己,重塑自己,这是我的故事,更是你的故事”,他拿自己做案例,自剖性格,对自己的每一次升级都进行坦白深入的剖析,并告诉每个人都可以和他一样,一步步找到自己,修炼自己,突破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乐嘉在书中袒露各个阶段中自己的真实想法,相当于当众脱光让人检视,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实在难能可贵。当然,文中难免有修饰之处,这仍然不掩其光芒。环顾周遭,在现实社会中,普通人尚且难以活得真实,有多少人带着面具生存,多少人的经历都是光鲜亮丽,仿佛没有半点瑕疵,有多少人敢于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如果读一本书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读。更何况《本色》让我明白了很多。《本色》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5:54 | 只看该作者
乐嘉本色读后感

  刚看完乐嘉的《本色》,发现再怎么努力,一条微博也写不下心中的感想,索性写篇读后感,梳理一下自己思绪。

  不知道是因为自己一开始就带着审视的感觉在看此书,还是作者文笔实在一般,或者是宣传的太精彩,所以难免期待过高?总之,我看完之后,不太满意。

  很显然,我固然不能全同意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全部观点。尽管作者一再声称这些都是他这些年以来的所思所得,是一些不得不说的话,深思熟虑后的精心创作,是作为中国性格色彩学创始人这么多年以来的性格色彩学功力进行的一场深刻的自剖,真实不虚。但我认为一些故事并不出彩的原因,不仅在于作者的文笔,叙述的角度,还有作者本人的深度。乐嘉本人我无甚了解,但该书表达出来的高度在某些方面让我失望,其思想的真实度和他“洞见”的能力也让我有所怀疑。

  在乐嘉先生的这场自剖中,所挑拣出来的故事必定不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一场对话,他带着“使命”。文字让我看到长年以传道者为己任的他,试图用性格色彩阐述如何自剖,却在讲故事的叙述中有所迷失。也许,他本就更适合做一个演讲者与培训师。因为他的文字远不如他在电视上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有张力,力量感也没有那么强烈。所幸的是作者还是勾起了我对性格色彩的好奇,也让我了解到了一些他在电视节目以外的生活和形象,并且让我反省到自己这些年来用文字记录真实生活所欠缺的美。

  当然《本色》因为有其真实的成分,所以还是可读。其中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乐嘉给儿子和女儿的信。信各一封,内容完全不同,是我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几篇作者在用性格色彩学诠释人生。以不同的性格特征,为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指点人生路。苦口婆心,也让人感动。作者更多的是在讲故事。若是好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以此书略作了解,从书的目录就可以大致了解,所以也不至于太误导众人。但是对乐嘉兴趣极大的朋友,肯定不会因此得到满足。乐嘉的人生经验丰富,这本书绝对只是人生舞台中众多戏码中的冰山一角。并且他始终带着一种“开示”众人的心态在行文,这种心态会不自觉的将他引到一条说教版的路上,这会影响一个人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影响文字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也许也是他的文字无法击中我灵魂的原因。毕竟他在自剖的表述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了取舍,而这种取舍,留下来的未必都是读者需要的,且带有商业性质。

  最后想说,想了解性格色彩学的朋友,可以忽略此书。说真话,也是我的本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6:00 | 只看该作者
乐嘉本色读后感      张令凯

  不得不说,这本书写的不错,是乐嘉老师本色出演,本色演绎,但遗憾的是更多的是讲意识形态和心灵鸡汤层面的,技术层面的不多,从本书目录看貌似清晰,实际内容凌乱,相当多的内容是攒的。

  读了本书一般,貌似感触很多,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1、不得不说乐嘉老师是个奇才、奇葩或者天才,无论演讲、主持还是做嘉宾,都是收放自如、激情四射、活力四射、魅力四射,他有非于常人的思维逻辑和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写作能力也很棒)。最初了解乐嘉是通过《非诚勿扰》这个节目,再后来是《老公看你的》《中国演说家》《叶问》等,每次都能发现乐嘉的蜕变和提升。

  2、很多成功的人为了掩盖成功背后的艰辛,总是喜欢夸大成功的难度,让人感觉高不可攀。看了乐嘉老师的《本色》,更加坚信苦逼是牛逼前的黑暗,装逼是牛逼前的彩排,乐嘉老师也有狗屁不是的时候,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生没有方向,茫然无措。逼格BIG,装逼的能力的简称,是当下比较火的词语。王朔曾经讲过:逼是一样的逼,装上见高低。装逼要“装”,优秀要“秀”,好像关键点都在“动词”上。如果想变得牛逼,要先装的像牛逼的人一样,如果想变的优秀,先秀的像优秀的人一样。

  3、关于梦想,乐嘉老师写了他曾经很多的梦想,有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实现的也有未实现的,至少他有梦想。曾经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可悲的不是你梦想有没有实现,而是你压根就没有梦想。像我,现在就比较尴尬,梦想还不够清晰,而且行动力不够,没有一定要,只停留想、梦的阶段,所以只能虚无缥缈。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找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合理的梦想,能够按照SMART标准实现的。

  4、行动比思考更重要,对乐嘉老师此观点比较认同。其实,还有曾经另一本书《正能量》,其核心观点是“行为左右意识”,人的意识是可以被相应的行为改变的,和此观点有相似之处。乐嘉老师通过“地铁长腿事件”反思之所以失败不是行动力问题、也不是爱面子问题,而是其对地铁长腿的“欲望”还不够强。现在对这点体会更深,春节看了一期前柯达高管叶莺的节目,有个小伙子碰见她和助理在同一个餐厅吃饭,但一直没有过去打招呼,叶莺说他是不够勇敢、胆小,最核心的是“小伙子不够爱她”,深层次意思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6:04 | 只看该作者
5、天天做爱=天天做爱做的事情。 乐嘉老师讲“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不是梦想,不是欲望,不是激情,不是坚持,不是信念,不是专注,这几样东西的真正源泉只有一个,就是——热爱。热爱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或者爱好,有意义的爱好,确实绝非易事。关于怎么找到自己爱好,尤其是工作爱好,虽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唐骏曾经说过一个窍门,那就是把工作做好,从工作当中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兴奋、有激情、有动力的点,哪怕它再小,坚持下去,你会逐步爱上某项工作。这个确实有道理,印象派著名导演王潮歌曾经讲过人一生一旦找到自己的喜好,一辈子就不用再为生活担忧了,她很庆幸她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写作。乐嘉老师也是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演讲、咨询、写作、主持。可悲的是,我只是初步找到自己的爱好,还没有把他浇灌成超级特长。

  6、专注、聚焦。足够热爱,控制力好,就能够聚焦,才有可能做出成就。像汪中求老师一辈子之研究俩字“细节”,乐嘉老师一辈子研究FPA(红蓝黄绿),华杉研究“超级符号”等,只有足够聚焦,就像放大镜因为聚焦能够点燃白纸一样,我们的专业也是一样的,专心、专业、专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我现在,也要找自己的专注聚焦点,燃烧自己把它点燃。

  7、证明=自卑,自信=自尊。我之前经常写一个现象,农村狗咬架、鸡斗架的时候老是把自己弄的头昂起来、尾巴撬起来、浑身毛竖起来,除了证明自己强大,其实也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一旦被征服狗和鸡就会老老实实,狗会夹尾巴、嗷嗷叫,鸡会把头往对方双腿中间、两个翅膀下钻。人,也是一样的,往往是自卑的人老是强调自己的尊严、自尊,怕别人看不起,希望通过万般手段证明自己的强大。生活中有非常简单的例子,就像网上所讲“高富帅才有资格单身”,如果没有女朋友,有钱的才叫单身、叫个性,没钱的你还叫单身,单身啥,你实际上就是“光棍”一条。真正自信的人才有自尊,才配拥有自尊,因为自信是实力的外在彰显,人有实力才有资格拥有自尊,而且社会认同也会给予他这种自尊。所以,告诫自己,别老拿自尊说事,因为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自信。

  8、本色。人要成功,必先自宫,只有解剖自己,才能活出本色,让自己更出色。否定之否定,人每一次低头的自我否定都是对自己再次向上用力的提升。毛主席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心起作用。所以,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只有不断的否定自己,看清自己,看到本色,活出本色,才能使人生活的更真实、更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19: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