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语言OR网络语言?高中议论文10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1:2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语言OR网络语言?高中议论文1000字

据调查显示,“传统语言or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语言盛行,势不可挡,传统语言则日渐被人们所淡忘。那么,面对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巨大冲击,我们是应该一棍子打死?还是应该因势利导?是应该坚守“传统之雅”?还是应该拥抱“网络之魅”呢?
    我认为,应当规范网络文明用语,传播网络语言正能量,热情拥抱“网语之魅”。
    自习大大2015年新年贺辞中有“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讲话之后,“蛮拼的”迅速成了媒体和网民使用的高频词汇。诸如“亲”、“顶”“给力”、“点赞”、“逆袭”、“正能量”、“接地气”、“886”、“洪荒之力”“神马都是浮云”等都已成为火爆的网络用词。网络语言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使用的表达交流方式。
    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简洁、幽默、亲民而迅速红极,给人一种清新的交流认同感。网络语言犹如在机械似的生活中增添一滴润滑剂;在平常的交往中架起一座彩虹桥;在辛勤劳作中增加一丝愉悦;在语言表达上多一份幽默。很难想象,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一直墨守成规,全部使用传统语言,那将是古板停滞,死气沉沉,乏味无趣,莫名其妙!
    除此之外,网络语言的生命力还体现了一个词:创新。伟人曾说过:“我们要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这样社会才能进步。”然而时代发展,语言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网络语言的主旋律。打开网络,点击百度,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网络词语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网友们都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试着去发现甚至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网络词语。这种强大的表现欲望,是人们自我解压和娱乐的体现。正因为此,网络语言以其独特魅力和鲜明的个性而风靡一时。
    君不见?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点赞”一词的使用场景也愈加丰富。甚至“点赞”作为一个动词时,成为广大网民的每天必备动作。2016年8月9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傅园慧拼尽全力,以58秒76的成绩并列第三夺得铜牌。傅园慧赛后接受采访时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天然表情包,她用“洪荒之力”说自己没有保留。这之后,“洪荒之力”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一词激起千层浪,网络词汇已经广泛用于新闻报道、欢迎致辞、论文写作、教辅教材、通俗文学等领域。一些词语优美、格调高雅、励志鼓劲的网络用语,为人们所乐道,广受大众欢迎,有很强的生命力,有的甚至被列为词典新词汇。但是,可悲的是一些格调不高、品味低下、低俗下流的网络用语大量涌现,甚至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污秽的网络用语聚集了社会戾气,为人不齿。所以我们要自觉抵制不文明网络语言,铲除低俗用语,弘扬文明网络用语。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一些“点赞”“给力”的语言发扬光大,传播社会正能量。
    至于传统语言,虽然有着独特的语言美、音韵美、文彩绉绉、朗朗上口,但是有时显得太庄重、太严肃、太正式,在人与人之间无意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红墙”,从而产生距离感、陌生感。而且现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压力都很大,老是使用传统语言会显得索然无味,让原本就疲惫不堪的人们倍感束缚,如“雪上加霜”一般,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
    传统语言虽需要传承,但网络语言引领了时尚。我们应紧跟潮流,拥抱“网语之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 11:25:10 | 只看该作者
刘畅的作文 指导老师:杨英   所属学校:省直属实验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12: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