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课程信步走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本课程信步走来&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nbsp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依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规范,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依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局部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学设计、生生同书本”的局面。&nbsp
  那么,校本课程指的是什么,学校如何开发与设置课程,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哪些问题呢?&nbsp
  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博士介绍,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只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同学)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同学需求的能力。&nbsp
  很显然,假如就事论事,从学校现有条件动身,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事情并不复杂。而要使“学校课程”显示出效果与活力,就必需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同学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依据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充沛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提出学校课程的总体构想,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nbsp
  应当看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他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只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崔博士认为,提高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nbsp
相关链接>>>品德与社会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nbsp
相关链接>>>新课标下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
相关链接>>>论校本教育研究
相关链接>>>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关链接>>>教师生长报告册的功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22: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