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评课小结 有效阅读引导,助力学习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10: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幸观摩了我区希望杯、金硕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三天时间,21节课,每节课都会让我有所思,有所悟。九年前,也是这个舞台,我参加的事第八届希望杯展评活动,所以,我深深地懂得每一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背后的付出,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收获一定是丰厚的!多年后,我再次回忆这段经历,我把它看成是我教学生涯的一种修行,是破茧成蝶后的一种幸福的修行。

在众多的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阅读教学永远是课堂的主旋律。拿到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阅读。教师的备课是一种阅读,学生的预习也是一种阅读。这便是两个完全不同角度的阅读,成人的阅读视角和儿童的阅读视角。这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叉,因为课堂,因为学习,原本没有关系的两条线需要交叉、碰撞。这时,教师的阅读不单纯是私人的事情,教师的阅读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的阅读视角里没有了学生,书读的再多也未必能教好书。这就回到我们区这次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状态、过程、效果助力!所以,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激发学生的体验;以自己的感知影响学生的感知;以自己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深入、立体的阅读指导。

怎样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助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文本解读有深度

文本解读有深有浅,但这个深浅不是整个文本,而是文本的主题或思想,我们常对学生说,学贵有疑教师备课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一个个为什么中发现内在文脉关联,找到文本的关键点,走向文本纵深处。对于文本而言,解读是有层次的,语文教师只有在各个层次上解读出符合语文性质和学情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效的呈现文本,完成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有梯度

课堂上,我们都带着已知经验而来,怎样唤醒学生的已知经验,怎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便是课堂的学习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理解到审美思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给学生送一把梯子,帮助学生一级一级的到达一定的高度。教师在引导、点拨、助推、提升中不断地鼓励学生交流、质疑、追问,针对学生认识补缺的需要,调整课堂学习内容。就像我们写文章,要有整体思路,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的整体,这是一个轮回,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学生读书有态度

“读”是一门艺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熏陶也靠读,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读的空间与时间。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我们经常会听老师们在课堂上说: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什么叫美美地读?什么叫带着感受读?怎样读叫边读边想象画面?读书有技巧也有方法,课堂上,我们不是为了让学生读而读,因为有了这个读书环节而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才能读好?所以,教师在指导用多种形式读书,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朗朗读书的课堂是灵动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03: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