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试题和答案
本套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试题和答案由六十铺教育网网上搜集整理,内容全部与新教材同步,在中学语文试题下载版块里覆盖有各个版本的单元、期中、期末试卷,资料全部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下载本套试卷,无需注册,拉到底部的附件,选择右键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里即可!下面附上本套试卷部分题目。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二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 书写。(5分)
1.根据拼音书写句子,要求做到准确、规范、端正。
yi dai jian kuan zhonɡ bu h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i yi xiao de ren qiao c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积累与运用。(26分)
2.默写。(6分)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送孟浩然之广陵》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
(1)《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诫子书》中表现作者冷静处事和静心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名著阅读。(6分)
(1)《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点。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他和鲁滨孙是一种__________关系。
(2)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卢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个片段出自小说《__________ 》,文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可看出外祖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点。
5. 综合性学习。(10分)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本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者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二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立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拟写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准备组织一次“_______________ ”
为主题的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活动的主题面向全校同学征集,请你根据这一活动的内容,完成下面两个题目。
①我写主题标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讲诗人典故或故事(用不超过30字的语句写下你要讲的典故或故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59分)
(一)(24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_____ )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 )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 )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 )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_____ )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 )
7.翻译句子。(4分)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服衣冠,窥镜(照)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王之蔽甚矣(弊端)
D.时时而间进(偶尔)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徐公来,孰视之 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 暮寝而思之
1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12分)
①由于面部神经疼痛,我住进了医院。我将半边疼得麻木的脸压在床上,昏沉沉地看着同病房的两人——准确地说,是两个孩子,都抱着拐杖,对坐着说笑。受病痛的影响,我的心情异常烦闷,对两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也心生烦感。我是临时病人,很痛苦。看模样,他们将是医院的常客,却很快乐,不识愁滋味。
②两人中,一个是稍小的男孩,用铝制拐杖,一个是稍长的女孩,用木拐杖。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好像他们都患的是一种叫“骨结核”的病,这样的病,在我的医疗常识之外。
③男孩说:“如果以后都要用拐杖走路,你怕不怕?”女孩点点头,说怕,然后反问了男孩子同样的问题,刚才还是喜乐连连的男孩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女孩也沉默了,好半天,她安慰男孩说:“不要怕,有我陪着你。”男孩默默地点头,感激地望了女孩一眼。
④一天早晨,朦胧中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睁开眼睛,看到两个孩子拄着拐杖站在我的床头,正努力地把几枝花插进水杯里。见我醒来,女孩儿告诉我:这几天见我不开心,送花给我,希望我高兴起来。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多可爱的孩子啊!
⑤几天里,两对拐杖在病房里挪过来,挪过去,空气中充满着童真的笑声。我面部的疼痛在逐步缓解,与其说是药物起作用,倒不如说,我是在孩子们无邪的快乐中慢慢康复的。看着孩子们笑,孩子的家长们宽心许多,也彼此说笑,亲密得有如一家人,这期间,我了解到:“骨结核”如果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瘫痪。我看着两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心里一阵阵酸痛:“这两个可爱的孩子难道会……”我不敢想了。
⑥第五天,我的隐痛完全消失,经过检查,可以出院了。回病房时,遇见了女孩和母亲在前面走,天哪,女孩居然不用拐杖了!刚才听说她要去拆绷带,我在街上只转了一圈,女孩却奇迹般能走了!
⑦我尾随在后面,听她们母女对话。母亲说这是个奇迹,并“谢天谢地”地庆幸着,女孩得知自己即将出院后,也是欣喜万分。突然,她放慢脚步,不肯回病房了。母亲一惊,问:“为什么?”女孩说:“我想换个病房,因为我怕他看见我可以不用拐杖了。”
⑧这是一种仁慈,发源于一个九岁女孩的心灵,在短暂地为自己欢庆后,她便立即想到了别人的痛苦,以及可能的伤害——她说过的,将不能履行的诺言。
⑨我看见过在穷困面前炫耀的虚荣,我看见过在弱势面前张扬的权力,当事者何曾注意过对别人的伤害?他们,只在乎自己,两相对比,一个曾用过木拐杖的女孩为他们做了什么是“善”的最好的诠释。
13.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这样的病,在我的医疗常识之外”的意思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①—⑤段,说一说“我”对两个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第⑧段:“她说过的,将不能履行的诺言”中的“诺言”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文章加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实际谈谈你从小女孩对“善”的诠释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无脑却机灵的海参》一文,回答19—24题。(11分)
①海参是在地球上已存活了6亿多年的古老动物,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共有800多种海参,其中可以食用的大约有40种左右。
②经过现代科学研究,海参确实与众不同,它体内含有有机活性因子和矿物质,如刺参含有黏多糖、酸、VB1、钙、磷、铁等50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宜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有抗癌、防老化等好处。
③海参非常神奇,在浩瀚的大海中,它渺小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从模样上来说,它长得很丑,没有眼睛,没有抗敌的任何锐利武器,虽然从不离开大海,却根本不会游泳,蠕动爬行1小时还不到3米远。不可思议的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竟生生不息了几亿年,而且很有“人”缘,天敌很少,令人叫绝!
④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幸被斩断三截,只要不被吃掉,海参都会默默忍受,自我修复。在3-7个月的时间内,它把创伤修复后,每段又长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可长成新体。碰到危险或受到刺激时,它们会把内脏吐出来,迷惑敌人,自己溜之大吉,过大约60天后,新的内脏又会长出来。
⑤_______________ ,它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植物为食物,在深至150米的海底,都有海参出没。因为海底可食的东西少得可怜,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它们要吞大量泥沙,所以生长特别缓慢,有人说这正是它珍贵的原因之一。
⑥_______________ ,它们喜欢生活在平静、偏僻的海湾,海藻丛生的地方,穴居在泥沙中或蜷缩在礁石缝中,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⑦_______________ ,在摄氏0℃-28℃的温度中都能泰然处之,甚至放在冰水中也无所谓,一旦冰块融化仍安然无恙。到了夏天水温达到20℃以上,它们就沉到深海,栖息在安全的礁石下,进行不吃不动3月之久的夏眠。即使在缺氧的地方,海参也能生存,把自己埋在泥沙下数天,绝不会窒息而死。
⑧更有趣的是海参会像变色龙一样随机应变,生活在礁石附近的海参,体色会变成淡蓝色,而居住在海草和海带附近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虽然没有大脑,却真是很聪明,这种变化的体色正是求生的本能,它能有效地躲避天敌的伤害。
⑨海参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能做“天气预报”,海上常常风云突变,碰到暴风雨来临的天气,海参就躲到石缝里藏起来,渔民发现海参不见了,会立即收网返航。
19.将下面四句话分别填写在文中横线上。(用字母序号代替),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 (1分)
A.海参生命力很强 B.海参住的地方也很差
C.海参吃的东西很差 D.海参特别顽强
20.概括说明海参的生活有哪几个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什么是海参的“自切本领”?它具有这种“本领”的机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海参的“机灵”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更有趣的是海参会像变色龙一样随机应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参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说可食用的海参约有40种,你能说出其中3种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议论文,回答25—30小题(12分)
成功是一种感受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25.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6.“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列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2分)
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唱的歌。”
D.“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30.本文提出论点后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31.一缕阳光,或从山岚中喷薄而出,或从晦暗的阴云中艰难滤出,或是在春风中荡漾,或是在冬天里温暖……如记忆中木鱼敲击混沌,于是醒悟;如阵阵细浪冲刷心的柔软,于是温暖……事涌心头情郁其中,我笔写我心,不亦快哉?
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试题和答案下载地址: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试题和答案.rar (16.12 KB, 下载次数: 5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书写
1.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积累与运用
2.(1)烟花三月下扬州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安得广厦千万间(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攻亲戚之所畔 3.(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1)坚毅刚强、敢于冒险 星期五 主仆(2)童年 阿廖沙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5.(1)示例一:上海世博局重奖盐城小伙邵宏庚 示例二: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2)(略)
三、阅读
(一)6.(1)通“悦”,高兴(2)长(3)像狗一样(4)逃走(5)妻子和儿女(6)已成年(或表示年已二十)7.(1)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2)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详查,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8.C 9.B 10.D 11.(1)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12.善用设喻说理的“讽谏”艺术,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易于接受。
(二)13.“我”不了解这样的病情。 14.由心生烦感,到喜欢,到担心。 15.小女孩告诉小男孩,有她陪着他。(或小女孩陪着小男孩一起用拐杖走路。) 16.善良(1分)天真、乐观、坚强、守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分)17.可参考两种答案: (1)木拐杖(拐杖) (1分)理由:拐杖贯穿全文,是小说的行文线索。(1分)(2)围绕“善”起题目。如“善”的诠释、一个女孩的“善”等。(1分)理由:小说用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善”。(1分)18.围绕“无论说话办事,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谈启示得2分;如只围绕“人要遵守诺言”谈启示得1分,联系实际得1分。
(三)19.D C B A 20.(1)海参自身条件不优越;(2)有自我修复的功能;(3)体色可随环境而变化,以躲避天敌的伤害;(4)对天气异常敏感。 21.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再长成新体。因为海参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22.(1)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2)碰到或是受到刺激的时候,它们会把内脏吐出来,迷惑敌人,自己溜走;(3)到了夏天水温达到20℃以上时它们就沉到深海,栖息在礁石下;(4)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有效躲避天敌;(5)碰到暴风雨来临的天气,海参就藏在石缝里。23.作比较。说明海参用体色变化躲避天敌的特点。24.梅花参、刺参、乌参、乌元参、光参……
(四)25.表示解释说明。26.“这”指代上述错误认识。 27.对上述说法进行否定,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有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28.成功是一种感受。是在否定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29.D 30.从每一点(或“微小的”)进步中,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即使失败,只要从中受到教益,同样是一种成功。
四、作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2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