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8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提示
1·知道了粮食危机,就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2·小品和资料既可以在主题队会时用,也可在进行宣传时用。
汗水与收获(爱惜粮食系列活动)
1·组织访农小组。按小队组织,到农村访问农民种田的辛苦(长期挑肥,造成腰节扭伤;喷洒农药中毒而永远离开人间;在田边中暑的、被玻璃划破脚底板的就更多了)。让队员们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体会到种粮的辛苦。
2·听听长辈说历史。每人间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前苦难的日子(许多人谈到了在旧社会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也谈到了过草地、雪山的长征路上,许多人被活活地饿死,更多的人谈到在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许多因饥饿而上山挖井冈刺吃,结果大便困难,被胀死……),所有这些,使队员认识到自己现在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不能忘记那苦难的岁月。
3·看看“世界粮食日”特别新闻。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队员们都收看了新闻联播,了解到我国还有6500万人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全世界还有十亿多人在挨饿,每分钟饿死24人,其中儿童18人,就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也有很多贫困儿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4·算一道特殊的数学题。针对某些队员的"撒两粒饭粒算个啥?”做一道特殊的计算题:50克大米=(3200)粒,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2亿人,1天就可节约18750千克,一年6800多吨。如果一个儿童一天吃一斤,就可解决近4万儿童一年的粮食,如果每天节约2粒、3粒呢?让队员从实际操作中明白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组数据,从而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5·亲身体验。如果光听光看,也远远收不到效果。于是组织同学们在"爱粮惜粮节粮"宣传周内,到秋收过的田间、路边拾捡散落的米粒,到晒谷场的草地里寻找丢弃的谷子……还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参加田间劳动。许多队员经过一天的劳动,腰酸背疼,无比感慨地说:"以前觉得浪费一点粮食没啥,现在才亲身体会到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啊。"
活动资料
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玉米
玉米也叫玉麦、棒子、包谷等,由于玉米曾被宋代徽宗皇帝亲尝过,因而又博得"御麦"的美称。
玉米的祖籍并不在我国,一般认为,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洲,人们熟知的秘鲁,在印第安语中就是"玉米之仓"的意思。
1492年,移居西班牙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了玉米,当年就把它带回西班牙。从此,玉米渐渐地遍布欧洲、遍布世界。
玉米在引入我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在浙江、福建等部分沿海地区和山地种植,从18世纪起,我国玉米栽培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于玉米能抗旱耐寒,有薄土即可播种,适应性很强,很快便成了平原地区广为栽培的农作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