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时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天游峰的扫路人》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09: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教师,有时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似乎都能很快弄懂,但是比较肤浅,怎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更深的理解文本呢?我认为就要敢于激发学生感知过程中的矛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展现语文本身的魅力。

陈老师在第二次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按部就班先引导学生充分初读课文,然后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人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凭借文中有关语句谈了自己的感悟。

教学比较顺利,但总感觉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浮浅的,仅仅停留在认知的表层,学生并未真正走进天游峰扫路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物“共呼吸”。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将自己的灵魂钻进作者与文本的灵魂里并融为一体呢?

陈老师经过反思,在第三次授课时,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的特点之后,老师接着追问:天游峰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很高,但意见不一致,有的说累和苦,有的说并不累、不苦。于是老师组织学生就此话题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现简辑如下:

   辩题: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

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累,生活苦。

正方:老人虽然每天要上山、下山扫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可是他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乌作伴,因此这位老人的生活活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反方:你见过七十多岁的老人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吗?我们身边的老人六十岁就退休了,不是养花,就是遛鸟,过着清闲的生活。相比之下,天游峰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是不是太辛苦了呢?

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生活并不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辛苦的,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充满乐趣的。这就好像你非常喜欢一首歌,你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你会觉得累吗?不会的!这就叫做苦中有乐!

反方:天游峰是那样的高而险,游客们登山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这位扫路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要一上一下地打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该是多么辛苦呀!山中虽然有清泉、大米、青菜,可光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呀!整天只有花鸟作伴,没有人和自己进行交流,又该是多么的孤单呀!

  ……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课文特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辩论,引导学生用课文语言和生活语言去表达,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扫路人以苦为乐、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深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