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你觉得《月光曲》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
    从名字猜想
    我们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听一听。
    咱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语文课首先要从语言文字中听出音乐来,浏览课文,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细读课文
    自由读9自然段,你从课文中听出了月光曲怎样的旋律。
    她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指名读。
    齐读,一二两句。读初平和、舒缓的旋律。
    范读:月亮也越升越高,穿过一律一律轻纱似的微云。
    听出音乐正在向高潮发展。
    你还听到了什么样的乐曲。
    激动人心的。情绪高涨的。我是从“忽然……”听到的。读。
    板书:
    旋律舒缓起伏激越
    齐读。读初令人振奋的旋律。(是令人振奋吗?)
    指读第九自然段。
    从文字中听出了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听得对吗?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这段话前还有一句话,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咱们不是皮鞋匠,但也要静静地听。播放音乐。
    (这时候不要介绍乐章,让学生静静地听,就不要打断学生)
    有同学笑了,为什么笑?为我们鼓鼓掌。
    我们都有一双音乐的眼睛,我们听出了音乐的旋律,音乐的旋律都是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创作中去,自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体会贝多芬创作的过程,创作的心情。
    小路上。心情很放松。他的心情很平静。
    仔细读第二小节,你就能体会到不同的心情。抓关键词语。
    谈感到欣慰,因为人家谈得是她的曲子。
    从幽静体会到平静。
    高兴,因为他的曲子被广泛的流传了,在这么僻静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曲子。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小屋。
    有句话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你能通过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的内心吗?
    他们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读一读,在哪儿知道的?
    很想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
    有点无奈。
    这个哥哥比较难受,因为他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
    指读哥哥说的话。
    沮丧的心情。因为小姑娘很想听听。
    要从文字中体会,
    我觉得他们的心情很矛盾,妹妹想去,而他们家太穷了。
    贝多芬听了他们的谈话,心情如何?
    同情他们,想给他们谈。
    贝多芬走进门去,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指读。
    他会十分的感动,进入房子的时候,发现小女孩的眼睛瞎了,还在刻苦的学习他的曲子,所以他很感动。
    为什么说弹一首,怎么又弹了一首?
    因为他发现他是一个懂音乐的姑娘,所以要再弹一首。
    因为他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她的知音,听得入了神。
    入了神就是知音码?
    能从音乐中听出就是贝多芬;从谈得熟,里面有深厚的情感,从音乐中能知道就是贝多芬,难道还不是知音吗?
    能听到贝多芬亲自为自己的弹奏,
    贝多芬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有个词叫作“知音难觅”,是多么的高兴?课前我们查找过资料,知道了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性格狂躁,脾气古怪,一般人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一生很孤独,在这里激动的何止是盲姑娘呀,还有贝多芬。(出示课文图片)
    遇到了知音,他激动万分,欣喜若狂,这时候“一阵风……”
    激发了他的创作情思,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情思由指端汇聚到琴键上,让我们再来听……《月光曲》
    谁来在月光曲的乐声中,再来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这一遍读,你可能听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旋律,
    “她好像…………”
    在英国有一句谚语,说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月光曲就给了盲姑娘一双耳朵的眼睛,那是心灵的眼睛,齐读“皮鞋匠看着妹妹%+……
    一首的乐曲诞生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从飞奔中体会到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
    他十分呢喜欢自己刚创造出来的曲子。
    十分激动,因为他帮刚刚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着急,怕忘了。
    欣喜,因为自己一下子就创作出来了这样地曲子。
    激动,创作成功的激动。
    这就是一《月光曲》创作成功的传说,这时音乐史上最动人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打动人的事什么?
    指读: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人……
    听到的是曲,体会到的是情。像月光曲这样富有情感的文章,咱么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品味,细细地去读。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幻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情感  旋律
                 愉快  舒缓
                 同情  起伏
                 感动  激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附课堂实录:

  师: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读得响亮,他是我们的课文题目,也是贝多芬的一首夜曲,你再把他当作乐曲读一读。
  生:读
  师:你猜一猜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你最想干什么?
  师:语文课不是音乐课,音乐的旋律要到课文中去听,轻快速浏览,找一找月光曲的旋律。
  生:快速浏览,第九节。
  师:读一读,你听出了月光曲是怎样的旋律?
  生:自学
  师:月光曲是怎样的旋律?
  生:平和的旋律。
  师:读出来。
  生:“他好象面对……”
  师:你听出了怎样的变化?
  生:越来越高
  师:再后来你听出了怎样的月光曲。
  生:激越的……高亢的月光曲,……
  师:板书:旋律舒缓起伏激越
  你来读出高亢的月光曲。一起读,读出这种高昂的旋律。这是我们从文字中听出的旋律的变化。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生:个别读
  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月光曲(师介绍第一第二第三乐章)问:为什么笑,猜对了吗?看来我们都有一双发现音乐的眼睛。让我们走进贝多芬创作的过程,读读课文,体会贝多芬怎样的心情?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
  生1:很轻松。
  生2:很平静。
  师:再读读,注意抓关键词。
  生3:我觉得贝多芬欣慰,听到在这幽静的小路上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
  师:带着愉快的心情,他走进了小屋,有人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读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情。
  生1:姑娘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师:读读相关句子。指导读。
  生2:小女孩很想听贝多芬弹这首曲子。
  生3:姑娘很无奈,只听过几遍。
  生4:哥哥很难过,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
  师指导读出哥哥难过的心情。
  生5:姑娘很沮丧。
  生6:姑娘的心情很矛盾。
  师:他体会到矛盾的心情,你体会到了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随便说说”
  师:为什么这么说?屋外的音乐大师是怎样的心情?
  生1:贝多芬同情他们,想立刻进去为他们弹。
  师:板书:同情。贝多芬走进屋子又是怎样的心情?他看到了什么?读一读。
  生:读“……窗前……”
  师:太轻松了,再读一遍。你听出了贝多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十分感动。
  师:板书:“感动”。问:贝多芬怎么弹完一首又弹一首,读读这三段,想想为什么?
  生:轻声读,师巡视指点。
  生1:因为姑娘听出是贝多芬。
  生2:姑娘是他的知音。
  师:从哪里感受到姑娘是自己的知音?
  生:姑娘从音乐中能悟出贝多芬的情感。
  师:读读盲姑娘激动的句子。
  生:齐读
  师:知音难求。查了资料,有人知道贝多芬的性格吗?
  生:性子直的人,很耿直,性格狂燥
  师:贝多芬一生很孤独。就在茅屋,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激动的又何尝是盲姑娘,贝多芬也非常激动。
  生:齐读盲姑娘激动的句子。
  师:出示图片,师深情过渡……面对这如水的月光,面对这盲姑娘,此情此景,灵感汇集指间,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曲子。
  生:欣赏
  师:读读第九段
  生:配乐深情朗读
  师:美中不足:“似的”没有读准。
  在英国有句谚语:音乐是耳朵的眼睛,读了月光曲,就理解了,贝多芬也给了盲姑娘一双眼睛。
  生:读读下面的句子。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从“飞奔”感受到贝多芬怎样的心情?
  生1:着急。
  生2:十分欣喜
  师:一种欣喜,一种激动。
  总结:这被音乐界誉为美丽的传说,这传说最打动人的是什么?
  出示: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情感    旋律
         愉快    舒服
         同情    起伏
         激越    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月光曲》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的定的教学目标,着重抓住皮鞋匠联想的那几句描写“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通过这几句话的重点指导,辐射全篇文章,做到了有层次的读,这个点抓的比较实。

如开课伊始,播放《月光曲》让孩子们自由联想,然后从书中找到与之兄妹俩联想的句子。接着,再让孩子们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乐曲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紧接着让孩子们试着把这样的变化给读出来,品悟语言文字,并安排了孩子们分层读出这种曲调的变化,让孩子们悟出这种变化实际上也正是贝多芬情感的变化。最后在孩子们水到渠成达到感情朗读后,我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那就是配乐让孩子们把这几句皮鞋匠联想的话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乐曲的变化,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安排学生及时背诵这部分内容,这样文中的语言就变成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

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在读书的“读”上面做文章,读的不空洞,不单调,读出质量,读出韵味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语言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还有最后这部分听音乐写话,事先我准备了那首《苗岭的早晨》,我认为这首曲子比较容易听得懂容易想象,原本我想给学生限制一下想象的范围,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背景,但后来我想既然要听音乐联想就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可是可能是缺乏引导,学生的想象还是比较局限于森林动物的联欢上了。

在上这节课前我十分自信,因为我精心准备这节课,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心里比较有底,但是课堂效果却并不象我预期的那样精彩。我太想把每一步走扎实,到位,却因为太过了,反而显得比较烦琐、迂回、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那三个问题时,三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但我却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另外,我自己感觉在教学设计上比较均衡用力,缺乏侧重点,特别是学生在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与乐曲和穷兄妹俩的联想之间的关系引导得不过深入透彻,估计有些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总之,这节课上完了,给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我想就在这样的反复锤炼中,我的教学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月光曲》教学反思

  教学完《月光曲》,我个人认为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预习:
  上《月光曲》这课前,我提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进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二查字典、词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中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2、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月光曲》这课的情境教学,我主要采用语表情境和音乐帮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采用语表情境,学生才能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九自然段采用音乐帮助想象情境,学生才能体会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从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读得有滋有味。
  3、以读为主,重视熟读成诵的指导,充分感悟语言: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全面、合理时,教师及时、积极地指出来,灵活地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飞扬。  
  5、体会联想,拓展思维,创新教育: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教完全文后,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一切生成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08: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