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几年的学业考试试卷的难度系数0.75,也就是说容易题和中等题占的比例很大。要想拿到这些分数,必须依纲靠本,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要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运用方面下功夫,设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上好复习课,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水平,达到《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所以,我们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带领同学从第一册开始,梳理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以《中考说明》为依据,附以各种形式的复习练习。现将我们的复习计划罗列于下:
    〈一〉分册复习
    第一册的内容,我们计划用一周时间进行复习:
    1. U1-16复习重点:(1)日常交际用语 (2)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的复数形式和所有格,冠词的使用 (3)一般现在时
    2. U17-30复习重点:(1)日常交际用语 (2)不可数名词(和的用法),情态动词 (3)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
    第一册是起始阶段,内容较为简单,复习时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觉得一听就会,没什么可复习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经常性地穿插在复习课中,在竞赛中强化记忆,促进运用。竞赛内容可以有对话、习惯用语和句型的复习。竞赛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人抢答,单词接龙,写单词(按类别、词类、接首字母、字母组合读音写等),写词组及句子接龙等。
    第二册的内容较第一册而言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对这一册内容掌握的好坏往往是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采取每三到四个单元合并复习的方式:
    1. U1-3复习重点:(1)各种节日的表达,中英文姓名的差别 (2)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 (3)一般将来时
    2. U4-7复习重点:(1)情态动词have to/must (2)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提建议的表达方法,询问和指点方向
    3. U8-10复习重点:(1)交通工具(by bus, by sir, on foot……) (2)be动词,实义动词,there be的过去时态
    4. U11-14复习重点:(1)序数词 (2)反意疑问句,感叹句
    5. U15-17复习重点:(1)either…or, neither…nor (2)五种基本句型,情态动词can, may, must的用法 (3)when, before, 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6. U18-20复习重点:(1)be, taste, look, seem等系动词的用法 (2)不定代词的用法
    7. U21-23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find, find out, look for; interesting, interested; rather, quite; stop to do, stop doing (2)并列句,反身代词
    8. U24-26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rob, steal; be pleased, be pleasant; (2)过去进行时
    第一册的语法知识较多,出现了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态,过去进行时;也出现了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复习时不能一味的强调语法知识的概念,“讲多练少”。而是要采用注重实践的复习方法,要在充分运用《中考说明》的相关习题的基础上自编、选编相关的复习练习题,通过练习答疑解惑。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满足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由专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全方位的进行复习。
    第三册是初中英语的重头戏,我们计划以每两个单元为一课时进行复习。
    1. U1-2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forget to do, forget doing; leave (for) home; each, every; among, between; although, but…… (2)现在完成时(注意 already, just, yet, never, ever的运用)
    2. U3-4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so, such; wake up, wake sb. up (2)宾语从句
    3. U5-6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have been to/in, have gone to; a/the number of; need to do, need do; cost, take, spend, pay; too, either, as well; be famous for/as (2) 加强现在完成时和宾语从句的练习
    4. U7-8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have nothing/something to do with; so…that, so that, too…to (2)动词不定式
    5. U9-10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be made of/from/in/by; be used for/as/by; look for, find, discover (2)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6. U11-12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hear of/from; how long的用法; open, close; turn off/ on, shut down; in this way, on the way, by the way (3)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7. U13-14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during/in the last/past 300 years (2)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so…that, so that引导的状语从句 
    8. U15-16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alone, lonely; before long, long before (2)过去完成时,动词不定式
    9. U17-18复习重点:(1)几组词语的辨析:try to do, try doing; hate to do, hate doing  (2)定语从句
    第三册的内容是初中阶段的重中之重。复习时要注意将平时数节课、数个单元或不同阶段的知识前后联系,整合在一起。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方面。同时要从手中掌握的复习资料中,精选出一些题材新颖、题型得当、练习到位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拼盘”式重新组题或自编补充一些内容,强化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取得复习的最佳效果。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将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放在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形式,不难发现阅读理解始终是中考的重点项目,它包括了完型填空、阅读短文和首字母填空三大块。要想在阅读理解中拿高分,就要在第二轮复习中加强有目的、有计划地分类阅读训练,帮助学生熟悉不同体裁文章结构的特点和设题手法,掌握一些阅读的解题技巧(如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和联想;利用构词法、反义词或定义猜测新词义等)。同时还要增加生活常识,关注热点事件,注重学科间综合知识积累,以达到理解语境、强化语篇和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提高阅读水平。
每天一篇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
    〈三〉写作训练
    每周一篇作文,确定主题,认真批改、辅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4-15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有复习计划的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4-15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大多说老师计划在脑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4-17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有复习计划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17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负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雍陶——《访城西友人别墅》

【年代】:唐
【作者】:雍陶——《访城西友人别墅》
【内容】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赏析】: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该不是拟错了题吧?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现在,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怎么能不被它吸引呢?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那么,诗中难道真的丝毫没有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当然不是,只是没有直接出现而已。其实,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不是也多少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么!而且,在这投影之中,谁能说,它没有包含作者对于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