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玩偶》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0: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玩偶        作者       
类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玩偶单元的第一节课,通过讨论、游戏、表演、制作等综合手段,引导学生对玩偶知识进行初步认知,体验玩偶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表现、装饰玩偶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丰富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为“偶戏”的系统学习奠定认知基础与情感基础。
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媒材,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美靠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方式、手段:
1. 愉悦的情境创设法。利用玩偶人物“麻花”的加入,拉近教师与学生、玩偶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淡化学习过程的枯燥,增强学习趣味,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想象,自由发表自己的个性创意与独特见解。
2. 分层化的谈话法。所设问题构成前后连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了解玩偶的制作手法。
教师准备:
1. 课前收集与玩偶的相关典型欣赏图片,包括手偶、纸偶、布袋偶、说话手等,配以适合当地传统或欢快的背景音乐,制成简单、易操作的PPT课件。
2. 用针织袜制作的玩偶嘉宾“麻花”。
    3. 信封、纸盒、纺织品等多种媒材。
学生准备:
彩色水笔,油画棒等绘画媒材;剪刀、胶棒及纸盒、针织布料等废旧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玩偶的基础知识,了解掌握玩偶的制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以各种制作方法,结合媒材制作玩偶,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玩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美术基本技能制作玩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玩偶新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角色特征,运用材料本身的形状、色彩和性质特点制作玩偶,体现玩偶的易操作与表演功能。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手偶嘉宾,引发激情。
师:今天的课堂有点特别,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和大家打个招呼吧(手偶“麻花”——利用长针织袜做成)。   
麻花: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麻花”,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小朋友们的开心果,你们猜猜我是什么玩具呢?
生:玩(手)偶。
师:麻花想和同学们互动一下,谁来试一试,说说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畅所欲言。
生: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其实,“偶”的历史很长,在中国起源于汉代,宋代元代更是偶戏的鼎盛时期。偶可以定义为赋予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一种生命现象。在我们有心里话想说又不敢说的时候,可以通过它的嘴巴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给它一个特定的角色,把我们编的小故事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玩偶”一课。
  板书:玩偶。
  设计意图:突出玩偶的“玩”,利用“麻花”的角色代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愉悦的基调。
二、初次探究,感受玩偶
1. 涉猎书本,初寻学习内容。
师:“偶”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找找今天我们将学习哪几种“偶”呢?
生:手偶、指偶。












麻花:我属于哪一类?
生:手偶。
麻花:那你能列举一些玩偶的制作材料吗?答对有奖。(麻花的大嘴巴亲一下。)
生:纸杯、信封、纸盒、袜子等。
师总结:生活中一切可以取来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玩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 互动游戏,初探制作方法。
  麻花:我要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教师将针织袜拉长,变成小蛇)。请你找找我变魔术的小秘密。
    生:利用针织的材质与形状特性加以变化。
  师: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神秘的盒子,请你们以盒子里的材料为主,可以稍微加一些其他的辅助材料,化普通为神奇,设定角色,简单制作一个小玩偶,并进行表演。时间为3分钟。
(盒子材料:纸杯、袜子、信封、纸盒。)
  温馨提示:团队分工很重要,可以先集体讨论角色设定,然后分工制作与表演。
  生:团队分工,制作,互动表演。
  设计意图: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与色彩,产生有趣的联想,是本环节设计的理念构想。以此游戏环节一方面突出教师对于学生分工合作的指导,另一方面将简单的找寻制作方法,变成趣味的游戏,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隐性的提高了学习难度,“相信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3. 师生共同评价,初感成功之乐。
  师鼓励肯定,生自我反省与提出意见。
  生(自评)哪里最好(成功),哪里还欠缺。
  生(互评)说说优点,提提建议,如果是我会如何构思。
  师、生、麻花共同拓想:例如长袜加上尖嘴可以变成仙鹤;加上信子可以变成蛇,填充头部变成马,拉长耳朵变成驴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意义,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交流思想与感悟。
三、深入挖掘,探秘玩偶
  1. 探究以纸盒组合为例,如何制作,方便操作?(单个纸盒、两个纸盒、多个纸盒。)
  (1)请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解决方法。
  (2)教师出示示范作品,请学生拆装探究,发表发现点滴。
  2. 根据角色设定,确认五官表现。(眼睛的突出、嘴巴的突出、耳朵的突出。)
麻花:猜猜我的性格?
生答:在抓住角色形体特征的基础上,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凶恶的、善良的、搞笑的、惊讶的等等。)
设计意图:玩偶,玩在前,偶在后,突出其活动、易操作的功能,做到艺术与使用的皆备。
四、欣赏拓维,感受文化
1.(点击课件)欣赏中、外玩偶造型。说说你认为最成功、最吸引你的地方。
关注综合材料的合理运用和如何运用泡沫双面胶和热熔胶牢固的固定住。






     布袋偶                      指偶                     手偶






      手偶童画                   纸偶                     说话手
2. 欣赏更多生活中的玩偶,从形式、创意、色彩搭配方面拓宽学生思路。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通过比较、讨论、思考,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五、激活灵感,创作表现
1.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玩偶;
2. 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联想。利用联想来塑造五官、脸庞和服饰;
3. 用做好的小玩偶来表演节目。分小组根据玩偶编一些小的节目,上台来演一演。
六、品评交流,拓展延伸
生自评,生互评,师生互动。
评价点:
1. 玩偶造型的新颖,构思的巧妙,媒材运用的适当。
2. 玩偶的易操作性能体现。
3. 表演的风采。
师:能否把心中的所想以玩偶的形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与生活。
作业要求
1.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玩偶;
2. 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联想。利用联想来塑造五官、脸庞和服饰;
3. 用做好的小玩偶来表演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01: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