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林外史》中虞博士、匡秀才的人物形象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7 11:3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虞博士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虞博士二十四岁就进了学,其后他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秀才做了三十年,看来这虞博士也是与蒲松龄一样的,屡屡考不中举人。蒲松龄做秀才的时间比虞博士要长许多,他做了五十年。蒲松龄是终其一生,没有考中举人。难道这虞博士也要和蒲松龄走一样的路?

  为了生活,虞博士作馆成了教书先生。虞博士运气不错,他教得私塾给的工资挺高,每年三十两银子。同样是私塾先生,蒲松龄的工资就低多了,一年只有八两银子。二人工资相差三四倍。低工资的蒲松龄常为温饱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相对高工资的虞博士用大约三十两银子娶了媳妇。

图片

  娶了媳妇的虞博士,他两年积攒了二三十两的馆银,寻了四间屋子。寻屋子指的是租屋子,还是买屋子?租房子,不太像,租金一年二三十两银子的,未免太贵。盖房子,四间屋子的二三十两银子恐怕不够。如此,虞博士应该是买的二手房。不然,为何叫寻了屋子。按照物价比,前面讲的向杜少卿跪求五十两银子修房子的黄大,他说的是谎话。买四间屋子二三十两银子就够了,黄大修房子居然需要五十两,他肯定是骗了杜少卿的钱。

  虞博士三十二岁那年,他没了馆,不能做私塾,失业了。好在虞博士还会算命看风水的,他给一家姓郑的人家,看风水葬坟。葬过了坟,那郑家谢了他十二两银子。一次赚了相当于作馆的半年工资,这看风水的是个高收入行业。倘或不是后来虞博士中了举人进士,他也许会成为一名算命先生风水大师的。

  给人看过风水回家路上,虞博士救了一个投河自尽的男子。被救男子是因为无钱葬父,才投河的。虞博士拿出四两银子给那男子,并建议他和邻居、亲戚们说说,自然大家相帮。虞博士的意思是凡事要想得开,死不是办法,该求人帮助就求人。虞博士心地善良,他不仅出钱帮人,还给人家出主意想办法。

  吴敬梓大概是信奉佛家的善恶有报,书中贯彻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因果学说。虞博士救了投河自尽男子之后,他得到好报。虞博士四十一岁这年,中了举人。为何能中举人,按照祁太公说的,虞博士积了许多阴德。五十岁时,虞博士中了进士。天子见到虞博士年岁太大,就补了南京国子监博士。虞博士的称呼就是如此来的。虞博士本名叫做育德,字果行。育德,拟音为阴德。果行,就是因果报应。如此可以得出结论,吴敬梓是相信和推崇佛家的因果报应学说的。

  博士在古代是一种官名,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虞博士的官衔,与匡超人的教习职能差不多,都是负责官府档案,教书育人。博士官职大于教习是管理者,教习是被管理者。

  国子监是高等学府,有许多门生。其中有位矮个子,叫做武书的门生。武书自称不懂得八股文,但他随便去考,就进了学,屡次考待赋,总是一等第一。武书也许是命好,他屡屡考第一,大概是运气太好了。倘或他去买彩票,随便写几个号码,就能次次中头奖。如此,武书俨然成为亿万富豪。相比较,范进、周进的运气就差多了,蒲松龄的运气自然是更差了。许是这武书在作秀,他原本是个天才,在虞博士面前明是自谦实为实自吹。

  说了许多,绕了一个大圈子,原来这武书是无钱葬母向虞博士求赞助的。虞博士也无责备之意,他交待书办将武相公老太太节孝的事,作速办妥,费用虞博士出。虞博士又帮助了一位穷人。

  在与朋友吃酒时,有个叫伊召的说了杜少卿是骗子等的许多坏话。杜少卿挥金如土仗义疏财时候,人们高看他。当杜少卿没钱时,人们瞧不起他。虞博士不同意伊召的看法,他认为杜少卿风流文雅,俗人怎么得知。虞博士以德行看人,他很同情因为过度施舍他人而贫困的杜少卿。虞博士也帮过穷人,他理解杜少卿。

图片

  某个监生被人诬告赌博要受责罚,虞博士没有实施任何处罚,而是善待教化他,并为他洗刷了冤枉。虞博士作为老师,他以恩德感化教育学生,而不是以罚代管的粗暴管理。善待弟子这一点,虞博士做得比唐僧好。徒弟一犯错,唐僧常会责怪,甚至责骂。对于孙悟空的过错,唐僧只会念紧箍咒,从没有主动想着给孙悟空洗刷冤情。

  泰伯祠建成,江南的文士名流的齐聚一堂,搞了个大型的祭祀活动。虞博士做了主祭司。祭祀活动,看来是演习的周礼,繁琐但有规有矩,隆重亦不失精彩。

  国子监是清水衙门,虞博士享受的不是高官厚禄,他家里的严管家请辞。虞博士没有埋怨严管家的不忠诚,而是以德报怨,又送了严管家十两银子,并推荐严管家到一个知县衙门做了长随(仆役)

  虞博士善待他人,与世无争,谆谆教导,博爱乡邻,他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哲人大儒。

  虞博士是怎样的人

  虞博士有一次看见一个农民跳水自杀,如果要写虞博士英雄行为的话,这是个好机会,可是虞博士嘱咐船家去救人,救起后问其自杀原因,农民说父亲死了,没钱下葬。虞博士悯其孝心,就资助他葬了父亲。面对这情况,如果是吝啬汉,一毛不拔,我救了你了,你自己走吧;如果是杜少卿,又会倾囊相助。

  虞博士都不是,他没有一毛不拔,也没有倾囊豪举,是量力行善,老老实实地告诉被救的农民说:我这里有十二两银子,是坐馆的酬金,但是我不能都给你,我还要留作几个月的家用开支,我送你四两银子,你回家买棺木下葬父亲。虞博士的做法很适中,无过无不及。后来人家问他姓名,他也如实回答,压根儿也没有施恩不望报做无名英雄的想法,一切都很自然,仿佛是性之所至,天性的流露,毫不留意。这是一种清醒冷静、天人合一、灵肉合一的中庸心态,不重欲、不狂暴、不分裂、不惨厉,但也没有崇高精神,缺乏冲破平衡宁静、发愤追求的内在动力,一切是平淡、平和的,连写虞博士的文笔也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这才是生活中真实的自己!不亢不卑,不沽名钓誉!





 儒林外史中匡秀才是个怎样的人?

  辛苦挣钱给爹妈买猪蹄买鱼肉可匡秀才发达之后咋就变坏了呢其实《儒林外史》里除了范进那样中举就疯的,也有匡秀才这种发达之后就变坏的,可能人心就是这样吧。其实原来的匡秀才,还真是个

  其实《儒林外史》里除了范进那样中举就疯的,也有匡秀才这种发达之后就变坏的,可能人心就是这样吧。其实原来的匡秀才,还真是个大孝子和老实人。

  匡秀才出场是马二先生还在杭州的时候,那会儿还没中秀才叫匡超人,随人做生意折了回家的盘缠,老父亲病重也不能回去相见。马二见他热爱读书,送了盘缠劝他继续参加科举。

  匡超人就这样带着马二给的钱跟希望回到老家,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剩下的盘缠买了猪蹄,用火慢慢煨着,给他生病的父亲吃。

图片

  “煨”这个词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在带火的灰里烧熟,另一个则是慢慢煮熟。我觉得这里应该指的后者,匡太公病重,小火慢炖的猪蹄他应该才咬得动。

  有了一点本钱的匡超人便开始了辛苦生活,早上五更就起床杀猪磨豆腐,卖完了再去买猪买豆子,回家在灯下读书到四更,一天只睡一个更头。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想要辛苦挣钱,身体素质好也是个决定因素啊。一天就睡俩小时,放现在很多人都得崩溃了,更别提还有大量脑力和体力劳动。

  因为匡超人的父亲生病,他不能买大荤菜,其实也就是现在的猪肉牛羊肉。所以如果赚得多,匡超人会买鸡鸭鱼肉也就是白肉类,再带一些猪腰子、猪肚什么的回家。

  这里写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病人需要补充蛋白质,吃鸡鸭鱼肉是更加适合的。匡超人对待他的重病父亲,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匡超人刚回家的时候,哥哥给他带了一只鸡子,也就是小鸡仔,说让做了汤给他接风,就不必告诉父母亲了。但匡超人不肯,他赶紧先盛了一碗汤给父母送去。

  这样孝顺的匡超人,家里后来却遭了火灾。还好他平日里十分会做人,乡绅潘保正接济了一把,给他们找了间小屋子住,他还继续读书。

图片

  所以就在匡超人夜里读书的时候,被路过的县令听见,县令问潘保正之后被匡超人的孝心感动,后来便让他参加考试题了榜首。

  匡超人成了匡秀才,还留在府上做客,报信的人已经先到了家里。匡太公急忙安排给他们吃糖和豆腐干,还是潘保正,拿了十几个鸡子来给他们做汤酬谢。

  这时候的匡秀才虽然已经进了学,但还是穷得响叮当,只是乡邻亲戚看重他一些了。潘保正帮忙凑了份子钱摆了酒,这次宰了两只猪和些鸡鸭,吃了两三天。

  但是再往后,这匡秀才就开始变了样。他到杭州先是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后来又替人考试,再后来娶到个媳妇入赘,却听说安排他替考的潘三爷被抓了。

  匡秀才就这样又离开了杭州,到了京师见到李给谏,却因为怕被大官看轻而谎称自己没有娶妻,然后又娶了一门妻子。而原来的妻子意外身亡,倒便宜了这个负心汉。

  这样一个杀猪磨豆腐挣钱的大孝子,后来变得不学无术、伙同诈骗、投机取巧,放现在还得背个重婚罪……叹息匡秀才的同时,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代人的影子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0: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