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班主任暑假寄语 《初一,你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7: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眼间,暑假已经过了大半,马上就是新学期了。很多准初中生们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做准备。这个时候,孩子们经常会听到来亲朋朋好友的一个问题:“你准备好上初中了吗”。但其实,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问一下自己:“初一,我准备好了吗?”

  从六年级到七年级,从小学到初中,对学生来讲,不只是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场所的简单改变,更多的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的深化,学习强度的增加。

  小学的基础学科开设的侧重点相对单一,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并且授课节奏也不是很紧张,但到初中之后,功课一下子增加到十几门,一天的科目也是众多,一节课刚上完,下一节课立刻又换了一个老师,不同老师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光是适应老师,就足以让这些刚毕业的小学生们晕头转向了。

  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们让学生自己去学着适应,效果不仅慢而且会打折扣。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适应自己,如果适应的好,那初中生活自然可以开个好头,后面不只学生学的会很轻松,我们自己也会教的很顺心。如果适应不了,头都没开好,我们的教学难度越到后面只会越大。

  一是抓好学生的课堂规范。课堂规范属于班级基础管理的范畴,更多的时候好像是班主任关注和教育的多一些。但我们要知道,班主任教育归教育,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是主持人,如何让这堂课上的精彩,是要我们自己来掌控的。所以,我们要对学生们进行二次教育:我的课堂,课前如何预习,课上如何听课,我的作业如何要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的底线是什么......这些都要给学生交代到位。

更重要的一点是,前期必须严格检查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对于自己布置的任务,可能更为习惯地是指派课代表去查,我觉得这个时候并不合适采取这样的方式,前期的反馈最好是有老师亲自落实,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老师也可以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而且我们的孩子很多都是哪个老师严格,他就学得好点,哪个老师“好说话”,他就偷偷懒,这是一种天性。所以,老师亲自检查反馈,也是最容易地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的一种方式。只有重视了,才能谈以后。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了,学习上适应了之后,可以再慢慢开始锻炼课代表,这样可能要比一开始就依赖课代表要好一点。

  二是紧跟学生的日常学习。现在学校大多不会要求老师们坐班了,老师们可能习惯上完课改完作业就走了的情况。我并不是说这样不行,而是我觉得,在新初一的前期工作中,不仅班主任要跟班,其实作为认可老师,我们在这一段时间也尽量要紧跟学生一些。

  我上初中的时候是课代表,当时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我早上去办公室送作业,老师不在,我放学前去办公室抱作业,老师还不在,我感觉我们每天能和老师见的时机只有在上课那四十分钟,平时很难找到人。当时小,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是觉得对班主任、数学、语文老师比较熟悉,其他老师,都没太过深厚的感情。现在想想,其实还是因为见得少,交流的少。

“日久生情”这个词 ,不止用来形容情侣,也可以用来描绘师生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何让学生跟你亲近呢,其实就是多跟他们聊聊,多跟他们沟通,说得多了,见的多了,聊得多了,自然就亲了。

  三是要善于借机,拉近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有时候,认可老师遇到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尤其是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问题时,往往会有一种“不能耽误我这节课的进度”的心理。最后多是交给班主任处理。其实这样会在无形间推开你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每一次的小聪明、每一次的偷懒,每一个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都是我们和学生拉近距离的契机。所以,前期的接触中,如果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或是课下反馈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作为任课老师,也要及时解决,并且尽量自己解决,这样抓住契机和学生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会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初中阶段,大部分老师都是循环代课,这也就意味着初一的老师多数都是才送过初三毕业班的老师。初三的学生普遍要比初一的学生在学习自觉性、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是要强,所以,老师们在重新接新初一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记着,我们现在遇到的是小学毕业生,他们无论认知、理解、沟通、自觉性上都是需要重新塑造的,要带着最大的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来帮助和引导这些孩子,不要将初三教学和管理的一些思维定式带到新初一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3: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