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秋天的图画》习作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国标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写“秋天的画”。编者意图是让三年级学生借助图画,训练观察,学习表达,实际上是看图作文训练。对于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与“表达”都是看图作文的难点。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是基础,是前提,是关键;而后者往往是教者所忽略的。我们教学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察与表达的基本方法。

教学理念

   看图作文教学,一般模式是学生先看图再习作,结果学生往往生厌失趣。如何突破“观察”与“表达”的难点而又不使学生失趣厌写呢?本次习作教学设计打算以欲擒故纵的策略来实现这个愿望。即为了让学生更好“观察”却故意在开始时不要学生从容“细致”地看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学生有画却故意藏起来,让学生说画猜画,以此来突破本次看图作文的难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初步学习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的方法。

2.初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表达。

3.学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评判他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彩的秋天”的画及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画(可以选,也可以自己画。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自由联想 教学引入

   我们本单元学习了“多彩的秋天”。同学们,一提到“秋”字,你想到些什么?一提到“多彩的秋天”,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哪些画面呢?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 “万美之中秋为最”。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绚丽多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读题

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

2.观察美景 激活语言

(1)课件呈现多幅秋景图。

图1: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2: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师: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吗?

(2) 教师出示一幅秋景图,指导观察。  

①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

②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谁能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再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③引导把内容说清楚。再仔细看看,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3、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图画是静止的,要把画面写得生动优美就需要发挥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具体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对只要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合理的想象,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人物活灵活现,使景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

4、小组交流,自由练说

(1)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桌听。

(2)选代表交流,师生评议。

5、写一写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提示:

   先给你的文章拟个题目,题目可以以你喜爱的秋色命名,可以直接表明你对秋天以及秋天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的看图时先出示美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说话。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能安书序看图,抓住景物的特点叙述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即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如想象“大雁边飞边说什么?”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画面,如想象一阵秋风吹过,稻田、玉米、高粱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农民伯伯收割庄稼的动作、语言等,丰富画面的内容,让学生的习作有声有色。

三、充分引导,加强说写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参加到中下生这里去活动,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1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