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 四、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 
 2006年2月8日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
 
 一
 
 期初复习
 
 
 
 
 2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验算,并能比较熟练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和复名数改写的方法,巩固已学过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思路,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更加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方法,及其解题的关键和思路。 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理解小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
 
 
 /
 
 
 5
 
 二
 
 长方体和正方体
 16
 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难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2、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3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
 
 4、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
 
 实践活动 1
 
 复习 2
 
 5
 
 
 /
 
 
 7
 三
 简单的统计(四)
 4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图,会把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补绘完整,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渗透统计思想。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制图的关键处和对数据的分析上。
 
 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渗透统计思想。
 7
 
 
 /
 
 
 11
 
 四
 
 数的整除
 17
 1.    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2.    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  约数和倍数 2
 
 2、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3
 
 3、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
 
 4、  最大公约数 2
 
 5、  最小公倍数 5
 
 实践活动 1
 
 复习 2
 
 1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