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本单元复习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以编排,以便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开始是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首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然后着重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运算。在这一段复习中还注意出现一些判断题,考查学生对所学概念、法则理解得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接着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括号的使用,以及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通过这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在这之后,着重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练习三十二第5题先求梯形土地的面积,再按平均每穴的面积求插秧的穴数。
总复习中用了较多的习题复习简易方程的知识。除了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外,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应用题。其中多数应用题没有注明用什么方法解答,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合理地选用解答的方法(可以列方程解,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本单元可用6课时进行复习。完成练习三十二中的习题。
2.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前教师要根据平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制定出符合本班具体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时既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部分可以少用些时间,对学生掌握得不好或出错较多的部分要多花些力量解决。复习不仅仅是知识上的重复,要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使他们通过复习达到基本要求,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复习中可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复习时还要注意分层次进行,先易后难,先概念后应用,先分项后综合,注意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复习时要注意把教科书第128~129页的内容与练习三十二的习题结合起来使用。
3.复习每部分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小数乘、除法时,要注意加强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更好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带着复习一下小数加、减法。可以用下面的形式对比: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整数
  
  
  
  
小数
相同
相同
  
相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要先引导学生回忆,在整理之后再做练习题。对于整、小数四则计算要注意全面复习,包括口算、笔算、求积商的近似值。要着重复习计算中一些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补0的,小数除小数移动小数点被除数需要补0的,以及商中间有0的等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中括号和小括号的使用,然后着重通过具体题目进行练习。在做习题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保证每步正确,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要注意随时使用简便方法。遇到中间除法计算有除不尽的情况,要能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并把“=”改写成“≈”。

复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不要只背公式和计算习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是怎样得来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无误地记住和应用这些公式。

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但是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对于什么叫做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要通过实例进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思考,什么时候列方程解答方便,什么时候可以用算术方法直接解答。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使学生抓住题中数量间最基本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在复习应用题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采用各种灵活简便的方法来解答。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可以再补充一些习题,只让学生列出算式或方程,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通过具体的题目,既能按照一般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又能根据题里已知条件间的特殊数量关系选用简便方法解答。有的题没有要求用不同解法解答的,尽量选用简便解法。有些题还可以通过改条件,改问题再让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对于最后的综合练习,要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订正。

4.关于练习三十二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第(2)题,虽然商是整数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与整除的意义不符,整除是在整数范围内说的。

第14题,给出两个条件,然后加上不同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体会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第(1)题,可以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列式分别是:20×12÷(12-2)-20,20×2÷(12-2)。第(3)题,一般的解法是:(20×12-24×4)÷24。考虑到平均每小时加工24个,可以先求一共需要几小时,20×12÷24,再从中去掉已经工作的4小时,就是还要工作的时间,因此列成算式就是20×12÷24-4。

第26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出原来做1800套制服的布有多少米,再求现在可以做多少套。另一种是先求现在做1800套制服比原来共省布多少米,省下的这些布现在还能做多少套,再加上1800套,就是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法一:3.8×1800÷(3.8-0.2)=1900(套)

解法二:0.2×1800÷(3.8-0.2)+1800=1900(套)

第27*题,思路如下:实际提前5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这5天要修的可以看成平均分到前面(20-5)天中去修,所以45×(20-5)就是原计划5天要修的米数,从而可以求出原计划每天要修的米数是:45×(20-5)÷5=135(米)。还可以把问题改成“实际每天修路多少米?”。

第134页的思考题第(1)题,与第59页思考题的思路一致。所不同的是先要求出队伍的长。队伍的长是:(346÷2-1)×0.5=86(米)。从而可以求出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个人离桥共需要的时间是:(889+86)÷65=15(分)。

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想不出来时,也可以实际用四张数字卡片摆一摆。答案是,这样组成的能被2整除的数有6个:12、32、42、14、24、34。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寻找解答这种题目的规律。根据题目要求,要找的是能被2整除的两位数,因此,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规律,只能把2或4这两张卡片放在个位。当2放在个位上时,组成的两位数有3个:12、32、42;当4放在个位上时,组成的两位数有3个:14、2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01: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