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22: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折纸(小学数学五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任班级五3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 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上课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有个别学困生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  折纸 的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就是先通分然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5、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式
二、新授
    1.估一估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算一算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重点教学加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计算的算理。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折纸


                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教学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22:55:11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折纸》教学反思

一、教学应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索,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这一主导思想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请学生折纸与涂色,并在学生的折纸与涂色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同样在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算式,结合作品图进行估算,探索算法,讲解做法,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说得精彩极了,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会出现的问题,如结果约分,是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通分时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简单等各种情况全部剖析清楚。当得到老师的认可时,他们兴趣盎然。整个过程,我没有评析对错,是否科学、合理,而是在学生的探索中一一澄清,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应成为善于挖掘教材的优秀挖掘者,善于设计的设计师。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难为易,我打破教材的设计,从学生喜欢的折纸活动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算式,并且让学生先估算,后计算,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含有带分数的减法,于是抛出了如何验算它们这一问题,不仅使学生学会了验算,而且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可谓巧妙的设计,取得一举两得的功效。最后的练习也可以说恰到好处,很好地体现了把计算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把课堂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它不是给这节课化上句号,而是添上了一个问号,使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实践再一次证明,教师做好挖掘者、设计师,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渔”场,让学生自己提供相关的学习素材,会使他们对知识有更全面、更系统的领悟。这样的学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04: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