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五彩池》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二、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根据文章的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励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方法、过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在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彩池》。在这篇课文中,关于“五彩池”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谁给大家讲一讲?
2、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一定很美很美,难怪作者想变成腾云驾雾的神仙呢但这只是个传说。而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真的就有这样神奇的五彩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一下这五彩池。【出示图片】
3、谁来说说游览之后的感受?【出示:五彩池不仅——,而且——】
二、游览感知,精读品味
1、接下来,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绮丽的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描绘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的?
(介绍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以及颜色)
2、谁来说说浏览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多媒体播放五彩池的美丽风光,渲染气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再现了出来。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三、 品词赏句——领悟美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读是小学生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最好的方法。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多次与语言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灵魂。)
3、小组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后的感受。
你划的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怎能体现它的美丽与神奇?
a、形状各异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想像的五彩池的形状展示出来。用自己的语言把你想像的形状描绘出来;或用你的朗读带着你的感情把它读出来。
(2)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你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3)怎么才能读出它的美丽和神奇来?
(4)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
b、颜色美、奇妙
(1)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你还能说出一些类似的词语吗?
(2)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请你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运用书上的句式说说五彩池的颜色,一方面加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能够超越文本。)
(3)池水除了颜色美,你还体会到池水怎样?
(4)池水这么美,这么神奇,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5)出示课件,欣赏五彩池美丽的画面。
(6)怎样读出它的美丽与神奇?
(7)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
c、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2)“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4)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
(5)可见作者的比喻真是准确形象,把五彩池的颜色美和光泽美都写出来了,这么美的词语,如果能记在脑子里,今后写作文就不愁没有词汇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的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学生丰富的语言。)
(6)指导朗读。
d、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游览至此,你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和作者一样的疑问,什么疑问呢?
(齐读: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呢?)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 合作探究 —— 美形成的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要求: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请你们做“小老师”,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
2、请“小老师”上台补充完整老师的板书。
3、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形状不同。
第二个是阳光照射。
第三个石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光的折射知识远远超出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但教学不可回避。课前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悟出“折光镜”的原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过渡)作者一开始向往天上的瑶池,可当他看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觉得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美的多,由此发出感叹:
五、 请同学们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一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让人回味无穷。)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六、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图片,请你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设计地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熟读的基础上临场发挥当小导游,不仅要复述课文内容,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这样规范了学生的语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无声息的文字“活”过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2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