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培训心得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6:5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次的培训中,个人感觉,关注的点还是不错的,都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有:识字教学、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另一方面还关注到了教学中的技术层面:白板、问卷星、云课堂、虚拟实验、未来教室、命题设计等。其中我自己目前最关注的是识字教学,因为又开始接手一轮新的学生,拼音教学即将结束,马上又要开始识字教学的起始,此问题是目前的教学现场问题,自己梳理了以往的经验和问题。
还有教学要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数学逆向思维的方法,采用思维导图的展开形式,先来捋清楚以下的两大问题:
1.识字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
在《课程标准》中,每个年段的阶段目标中第一部分都是“识字与写字”,能体现各个年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且也是很清晰地从只适合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下来展开陈述的。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三维目标之间各个年段是有所侧重的,且体现了一个习惯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和系列性的特点。
在10项课程总目标中,第6项是对识字教学专项总体目标的描述: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用有一定的速度。
2.低年级学生存在的识字障碍有哪些?
(1)识字拐杖——拼音障碍。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对汉字具有标音功能,也是查用工具书的工具之一。有个别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没有很好的学会拼音,从而影响了他终身的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意识。
在我目前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中,在阅读课外书时,明显的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识字习惯:一类学生碰到陌生的汉字,会自觉地地查字典,为自己新认识了一个汉字而高兴;另一类学生碰到陌生的汉字忽略而过,只要不影响整体的阅读理解就行。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前者往往是入学阶段拼音掌握得很好的学生,而后者则是入学阶段拼音困难的学生。
(2)构字元素——笔画结构障碍。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元素,结构是准确书写汉字的要求之一。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会发现一些识字障碍的学生就是没有能够准确的书写笔画和结构。
在本届学生中我碰到了两个识字障碍较大的学生。到了二年级了,这两个孩子还是无法独立准确观察汉字的结构,在书写中经常会出现漏写笔画、错写笔画结构的现场,书写中的错字特别多。后来在个别辅导中,我发现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准确识别每个字的壁画和结构,也没有真正明白笔画和结构在汉字书写中的作用。
(3)表意功能——语意障碍。中国的汉字有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四大构字方法,无论哪一种构字方法构成的汉字,都具有表意的功能,所以汉字中有同音字的现象,甚至同一个读音会有几十个同音字的现象,而不同的汉字有用不同的意思。
在本届学生中我碰到的写“别字”的学生明显少于往届的学生。主要原因是:从以往的大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别字”的现象比较多,而且不利于学生初高中的学习,因此在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始终强点结合汉字的构造认识汉字的意思。
然后再来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着哪些矛盾:
1.没有充分重视学生识字时“拐杖”的作用:一年级上学期课时任务比较紧张,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又要完成拼音教学的所有内容,还要开始识字教学,因此教和学的任务都比较紧张,音节识记能力、汉字基本笔画、汉字书写基本笔顺规则等有个别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影响了其后期的汉字学习能力,因此产生了识字中的“学困生”。
2.在识字初期,没有及时注意汉字字义的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学生常常会有“一字开花”的练习,口答时常常会出现借用同音字的现象。此时,教师常常无法既要考虑到课堂时间,又考虑到如何给低年级的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因此只有一个无效的“对错”判断。学生则一头雾水,也许心里还在嘀咕:这个词语我想得太好了,是一个成语哎,老师怎么不表扬我?这样的教学环节比没有安排更糟糕。
3.没有及时找准学生识字中的个体障碍:四会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 会写 会义 会用”,当学生产生识字障碍时,教师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比如当学生词语默写产生困难时,就有好多种个性化的原因:忘记了新授中的生字书写;在识记生字时,没有按照基本结构识记,忘记了个别的偏旁;在识记生字时,没有关注关键笔画,出现了笔画错误;在识字时,没有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出现了别字现象……
4.没有让学生养成借用工具书的习惯:字典是学生很好的识字工具书,理想的状态是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动手查一查,慢慢养成“不查字典,不阅读”的习惯。
最佳的解决途径:积跬步,以至千里
我的教学班中,有一个叫“单XX”的学生,到了二年级上学期,有严重的识字障碍,每次默写生字时,他甚至会害怕得发抖。后来我在其身边观察了两个星期,发现他的主要问题在于:1.不是按照笔画顺序,以偏旁结构来识字字形的,而是像看图画一样来记忆的,死记硬背这个字的每一部分。再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2.没有词语表义的概念,乱用同音字。再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文化较差(初中毕业),家庭的表达氛围较差。
下半学期,我安排其同桌“陶子小爱”帮助他,要求每天及时过关所学的每一个生字,主要是要准确书写每个字的笔画和笔顺。一个学期后,孩子由于识字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兴趣等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7: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