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PPT课件第十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9: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PPT课件第十册
3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2、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 红杏//出墙来。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1、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济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
心情如何?想到什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首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 指名表演背诵。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9:06: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2、题目是什么意思,小组内讨论。
三、自学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读诗并正音。
2、逐句边读边想:哪些词的意思自己理解了,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
3、分小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评议
1、指名读。说说读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2、交流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3、谁能说说句子的意思?看图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五、深化理解
1、轻声读全诗,想想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2、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中就无处可寻了呢?
3、读了这首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4、指导朗读,背诵。
六、自读全诗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七、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
八、作业:1、朗读,背诵。2、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暮春图。
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8 16: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