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在教学中宏观把握世界现代史的纵横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在教学中宏观把握世界现代史的纵横发展?
发布者:马珍珍
整体历史观亦称全球历史观,它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对西欧中心论的批判不断深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观或者说史学流派。它是着重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的宏观史观。其基本观点可概述如下:  
1.从全局(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历史的发展都受到其它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其它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按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划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期。
3.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只讲纵向发展,不讲横向发展以及横向发展对纵向发展的影响,就无法说明民族历史或地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过程。  
   4.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利用“两根主轴”进行历史评价。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既然如此,那么,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凡促进生产力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凡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否定。当然,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交往标准在历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社会交往标准是由生产力标准派生出来的一个具体标准,它是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交往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将社会交往的发展作为历史评价的一个具体标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社会交往的范围是广泛的,它包括本民族内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地区内和地区之间的交往,也包括国家内和国家之间的交往。
  例如,对殖民主义的评价,不论用以上哪一种观点来看,都是应该肯定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
  又例如对西进运动的评价,用上述任何一种观点来看,都必须肯定西进运动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与阶级斗争史观下突出强调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观的体现。
  又如美国的产生和美国经济发展中的移民因素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中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其主要作用也在于有利于各阶级、阶层的社会交往,从而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那么用整体史观如何看待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
   (一)从宏观上,
    1、从纵向上,把握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阶段及特征。根据整体历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从远古到15、16世纪之交为第一个时期。此时,各地区各民族在彼此基本隔离的状态下分散发展。 15、16世纪之交(1500年前后)。这是人类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新航路的开辟,使旧大陆与新大陆、西方和东方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通过市场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殖民者开始从欧洲走向世界各地,通过血腥的掠夺,构建殖民体系。
   (2)从15、16世纪之交到19世纪末为第二个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人类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并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经过16—18世纪近三个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农村和城市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英国式的农场、法国式的富农和普鲁士的庄园经济等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瓦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城市工、商业也发展起来,不过这时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工场手工业。处于领导地位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办工场,甚至通过购买国库券和包税等形式成为金融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必然反映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方面这一时期首先是绝对君主制的兴起,当封建君主和早期资产阶级存在共同利益时,绝对君主制努力创建统一的国内市场,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它代表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者利益的根本对立性日趋显现,最终绝对君主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国家的绊脚石,当二者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就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尼德兰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
    改革也是通向资本主义的途径之一,此时虽然没有通过改革完全走上资本主义的范例,但许多国家的“开明君主制”改革是资本主义的变通形式。
    意识形态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一脉相承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和理想社会蓝图得以初步勾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主张,理性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代议制民主和三权分立等学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的目标。
    对外政策方面,承接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商业战争扩大了世界的交往和联系,人类完成了由分散走向统一的第二步。
    第二步是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的蒸汽时代。
     到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了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的蒸汽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后,以工业革命为契机,近代社会迎来了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它以英国为原点,扩散到法、美、德等国家,促成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也取代商业资产阶级而登上历史舞台。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19世纪20-7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浪潮,这大大推进了西方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自由主义成为当时的时代主潮,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结构的改组,从中分化的工业无产阶级掀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潮流,同时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的殖民活动引发了民族主义潮流,世界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从20世纪初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第三个时期。这时,世界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体发展。19、20世纪之交(1900年前后)。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交往两根主轴加速运转,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殖民体系、政治统治秩序形成,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讲这一段历史,我们更多地是注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强调这种不平衡性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这种说法无疑是对的,但却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不平衡性同时存在的,还有世界发展的整体性。相对而言,整体性更为重要。如果不是世界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又怎么会发展为世界大战呢?
   (4)20、21世纪之交(2000年前后)。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的起点。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国竞争与大国合作相反相成。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人类交往空前方便和频繁。
    2、从横向上,把握人类交往的加深。整体史范式认为,交往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的动力机制。
    将国际交往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是推动历史横向发展,从而使民族历史、地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决定性力量。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国际交往史。人类交往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从交往所涉内容看,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军事交往(包括战争)、思想文化交往。从交往主体的属性看,有官方交往和民间交往等。从交往主体的数量看,有双方交往和多方交往。从交往时间看,有长期交往和短暂交往。如:
  (1)交通工具的进步与人类交往的发展。人类交往必需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以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电报、电话等通讯联络工具先后问世,大型运河的开凿,国际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网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交往的发展。
  (2)国际会议与人类交往的发展。会议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形式。近现代很多重要国际会议促进了人类交往的发展。如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亚非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3)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近现代的三大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人类交往以深刻影响,应予以重视。当今,旧的国际关系体系已经瓦解,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建立。许多国际时政热点与此密切相关,值得注意。
  (4)国际组织与人类交往的发展。重要的国际组织,尤其是全球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是人类交往发展的产物,它的成立与有效活动又必将促进人类交往的发展。对这些组织的历史沿革和历史作用等,应加以梳理。对一些重要的区域性组织,如欧盟等也应加以注意。
  (5)国际战争与人类交往。战争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重要的国际性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对人类交往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说来,战争阻碍人们的交往。但不得绝对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对“二战”及战后形势以广泛的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和重要的局部战争(如中东战争等)对国际交往的影响。
  (6)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非物质性的思想文化领域的交往,能沟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民的心灵,其影响往往是深刻而长远的。如随着但丁的诗作、莎士比亚的剧作、达芬奇的画作的广泛流传,人文主义在世界传布,成为各国人民反封建争自由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队伍和改革的推动。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共同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3、从纵横的交点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根本动力。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到三次科科技革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6: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