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东南亚》一节,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多数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区域特征,掌握简单的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区域评价。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这节内容就简单了。但由于本课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地图、有关熟知的(东南亚)、身边的地理事象等,感知地区地理位置,并通过分析、概括等思维,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17 08:57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等方面作答


明确区域地理学习思路

引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提问东南亚位置并简单介绍

《东西半球图》,明确东南亚范围,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得出“十字路口”及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介绍马六甲海峡并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

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
掌握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
读《东南亚政区图》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得出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和主要的国家
过渡
东南亚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引入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二、讲地形

提问并归纳东南亚地形特点
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思考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
培养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能力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作答
地形对水能、农业的影响

提问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及位置共同点?为什么?
看图并做标记首都,找出位置共同点,分析与河流关系
分析河流对农业及聚落影响,明确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比较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地形有区别
提问马来群岛原因,(注意与日本比)。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
读《东南亚地形图》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
培养读图习惯,掌握利用板块思想来分析火山和地震
过渡
东南亚的多山地形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引入东南亚气候
三、气候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气候分布及特点成因
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图分析气候类型
课堂总结

说本节课收获

作业



板书设计

东南亚
一、自然特征
1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十字路口”位置重要。
2、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印尼多火山地震
3、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有旱雨两季
马来半岛南部及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特点,以图导课,以图析文和巧用板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2、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让这些知识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7:2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特点,以图导课,以图析文和巧用板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在知识的横向联系上大做文章,由马六甲海峡联系到日本经济,由东南亚联想到东亚,由具有“火山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联想到《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这些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让这些知识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7: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