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1:3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本课以爱大家(国家)为教育主题,教育学生认同祖国文化,珍惜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本课,以“爱国家”为主题,把学生的视野逐步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也符合学生逐步提升和扩展的生活需要。
二、学情分析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形成的一些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整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了解海外华人的分布情况和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这样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又可以使教育在课前延伸。教学围绕“全球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活动线索清晰。教学指导思想突出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又防止出现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对于台湾问题的教学要领会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注意把握教学中的“度”。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教学处理,要注意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切入,抓住爱国主义这个核心,避免随意拓展,偏离教学中心。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精神的内容要结合事例,从感性材料入手,避免抽象的理论阐述。注重选取贴近学生,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材料,通过分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引导学生落实爱国行动,把热爱祖国和个人成长联系起来,把将来的投身祖国建设和今天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知识:1、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2、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难点:我与祖国共命运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讲授分析----引导探究-----引导总结,启发式、讲解式、探究式相结合。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课
多媒体呈现炎黄文化旅游节图片,二00三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在黄帝故里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一千多名炎黄子孙前来新郑寻根拜祖。图为来自海内外的一千多名炎黄子孙代表向始祖轩辕敬拜上香。播放歌曲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动情的歌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动情的歌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二)、分析材料探究新知
多媒体展示一:讨论: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如此虔诚的来拜祭黄帝陵呢?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分享。
师生总结:实现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多媒体展示二:阅读课文,列举史实,说明台湾与祖国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同根源
                  卫 温 赴 夷 洲     
                  成 功 收 台 湾   
                  隋 通 流 求 岛     
                  元 设 巡 检 司      
清 置 台 湾 府   
                  本 是 同 根 源
                  自 古 皆 中 华
师生朗读感悟《同根源》明确台湾自古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媒体展示三:师生搜集整理时事:(多媒体展示连战、宋楚瑜、萧万长访华图片)
2005年4月连战访问大陆      和平之旅 破冰之旅
2005年5月宋楚瑜访问大陆          搭桥之旅
2008年4月,萧万长胡锦涛世纪会晤     融冰之旅
2008年5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 雨过天晴之旅
再次展望祖国统一的前景。
请学生互相讲一个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看谁讲得好。
多媒体展示四: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殖了橡胶和菠萝园1万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青年时期,亲眼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国家的危难,决心献身报国.遂立志”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从1913年起,陈家庚开始在他的家乡集美捐资办学,陆续办起了中小学,师范,商业,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间,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在他办的公司已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得生存.
陈嘉庚的个人生活很简朴.抗战期间,他的私宅两次遭到破坏,他用了800万元去修理和增建集美校舍,却始终不肯重建他的私人住宅.晚年,他在学校一间很普通的房间办公,办公桌椅和其他用品都非常简朴陈旧,没有一件奢侈品.他的工作室里有一张旧沙发,坚持不换新的,只让换一换坐垫.
1950年厦门大学开始扩建,陈嘉庚常到厦门大学了解和指导工作.在那里他与工作人员吃一样的饭菜.
    陈嘉庚是一位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集于一身的华侨,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北京逝世.
(2) 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多媒体展示:澳洲和统会邱维廉会长为新疆地震灾区捐赠两所小学
师生总结: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2、我与祖国共命运
(1)讨论: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以下的材料情境分析总结)
多媒体展示一《七律•长征》(配乐朗诵)
毛泽东(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生总结: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赢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多媒体展示二:红军飞夺泸定桥
历史的车轮带我们滚滚驶入新世纪,我们依然难以忘怀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们。
    提问:你能踏寻先烈走过的足迹,说说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和他们光辉的事迹吗?
你还能说出一些好党员、好干部、好公民的先进事迹吗?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三:他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说过: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几十年来,每逢3月,人们就用具体行动来纪念他。他是谁?(雷锋)
多媒体展示四:他在西藏工作十余年,从踏上西藏高原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这块神圣的土地,献给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阿里不到两年的工作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地震的废墟上,他领养了三个失去亲人和家园的藏族孤儿,他悄悄卖血供三个孩子读书。他是谁?(孔繁森)
多媒体展示五: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他是谁?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任长霞)
多媒体展示六: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他是谁?(洪战辉)
多媒体展示七:你知道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吗?即
(3)民族精神我传承
①南疆巡逻、边防哨卡站岗 
②轮椅上的强者张海迪、桑兰
③三峡大坝合龙,全国人民取得抗                                                    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④反对台独、藏独、疆独 
师生总结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来是对学生的期望: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拓展提升情感升华
多媒体展示六十年国庆阅兵盛况,定格在花的海洋中簇拥着的江总书记的巨幅照片,学生有感情的齐读:
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我为你自豪
祝祖国团结统一,繁荣富强
我爱你,祖国!
(四)课堂小结:
观点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1)    实现祖国统一,团结,腾飞,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2)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观点二:我与祖国共命运
(1)民族精神的表现
(2)民族精神的内涵
(3)民族精神我传承
(五)课堂练习: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可以结合其中的一点,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生: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联系实际的学习生活略。
思想上:情感     意识     观念   精神等
行动上:学习 守纪   环保 实践 创新 诚信 合作   竞争 自立等
学习 守纪   环保 实践 创新 诚信 合作   竞争 自立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1:31:1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宏大的爱国主题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加强了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联系实际,结合学习生活落实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学以致用。
3、运用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时政学习的兴趣,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发展,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国家中去。体现出思品课的时事性。
4、教学中大量的史实例举,课堂生成中的大量生活实例,体现了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避免了思品课的假、大、现象。
5图片展示多,课堂容量大,在时间安排上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课堂练习时间不够充分,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方面可以更深入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