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2009年11月2日

地点:东湖区教研室

东湖区教研室第二次大组备课活动中,徐主任同各校一年级语文任教老师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心得、面临的困惑等一线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位老师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困惑,然后徐主任作了总结性发言。她的谈话幽默风趣,理论联系实际,使在座老师有茅塞顿开之感。现简述如下:

一、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一词,着重双向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强调生生互动。首先要统筹安排,老师要做好提前准备,与哪些教材联系,即有主题教学。要求学生对说的同学做出反应,教师起的是桥梁作用。学生问和答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不要否认,着重交际,而不是评价。

二、口语交际的内涵:培养学生日常交际中的基本能力,他们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的社会交往,发展合作能力。与听说训练的区别:有交际对象的呼应。说给对方听、互相倾听,进行交流。

三、口语交际教学强调的原则:

1、情境性原则 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受时空的限制。如何跳出课堂,运用课堂以外的生活信息。

①模拟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②借用文本提示创设情境

③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如音像设备、视频资源等

2、交际性原则

师生双向互动,听者和说者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它的核心是交流,自由、多边的交流过程既注重自己说又注重听者的反应并做出反馈,不断调整。很多课就存在课堂只是单向的、静态的、自我性的语言表达的缺点。低年级更要创造交际条件让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

如:《我会拼图》一课,教师对说话者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拼?你以前还拼过什么图?对听话者提问:你对他的拼图有什么看法?……只要学生开口说、敢说,教师不要限制他们。课堂上要出现热烈交流、争论的局面。

3、生成性原则

教学不是给定的因素,而是不断动态的、生成的。老师要策划有方,有预先布置。

4、训导性原则

教师要强化训练和指导。如姿态用语,学生的面部表情、礼貌用语、手势等要友好。这就要求老师要以规范语言、行为示人。

我们将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口语交际”课型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教学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11月份教研活动记录(韦丽)

主题一:解读《开天辟地》课文并备课



12.开天辟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2.凭借语文文字,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指名读引。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格词然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默读第2~5自然段,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

(1)    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    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导说话、朗读,记忆文中的优美词语。

4.老师很喜欢这一段,尤其是读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这几个词时就特别感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感动呢?

(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坦荡。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心灵呀!)

5.齐读全文。

三、拓展升华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书:丰富的想象

2.仿写诗句

我想把手抚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

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我想(                                      ),

这样就能(                                 )。

四、指导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1.熟读课文。

2.理解描写顺序;身躯化成了万物;气?D?D》声音?D?D》眼睛?D?D》肌肉?D?D》血液?D?D》筋脉?D?D》汗水边读边想象这些部分所化生的事物。

3.熟读成诵

五、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chuán(    )                         sì(    )

传                                  似

   zhuàn(     )                        shì(    )

   dǎo(    )                           xiě(    )

倒                                  血

   dào(    )                           xuè(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          ),左眼变成了(             ),右眼变成了(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                 ),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                         ),皮肤变成了(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                  )。

2.就这样,盘古以他的(               )和(              ),开辟了天地,(                     )。

六、板书设计

10.开天辟地(神话传说)

           神力   开辟了天地

   盘古

           身躯   化生出时间万物

韦丽:听了张学青老师执教的这篇神话故事,我感觉张老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又能够超出课文,教给学生许多学习的方法,如“上乘的想象”;“对对子”;“认识对仗的修辞手法”等。这让我认识到文本仅仅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资料,而不是学生直接学习的目的。

周鸿:因此,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更多应将学生能力的发展放在首位,而不是去考虑到底对学生填注了多少知识。

端莉:这是篇神话故事,教完课文,让学生读读其它神话故事,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贺小燕: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应该作为教学重点来教,并且要让学生会背。

陶怡馨:体现神话教学的特点应该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

凌亚萍:多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会有助于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颜艳:文章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重要,不能把文章肢解为无数多的问题。

汤建:教学前自己要多读课文,用自己最出色的范读来示范给学生看。





主题二:一年级写字教学的感受:

韦丽:从六年级老师转变为一年级老师,无论是心理,还是实际教学都感觉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一年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是从0开始。

周鸿:写字教学刚开始不久,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用笔方法 ,间架结构的摆放……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去手把手教的。

贺小燕:感受最深的是那几个刚开始写的“大墨团”的字现在变得清秀多了。端莉:这真是“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陶怡馨:教学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凌亚萍:学生之间的写字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小朋友写得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有些小朋友的字却是歪歪扭扭的。

颜艳:利用效果比较好的教学生字的课件也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的提高。

汤建:教好、写好基本笔画是学好汉字的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一、活动时间

       2009年5月4日

二、参加人员

       杨兰梅  李洪丽  姚海燕  董祥英  徐立恒

三、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主要寻求“学生面对课文既长又读不通,教师如何给予解决”的好方法。教师坐下来,共同出谋划策,达成共识。使大家在以后的朗读教学中,走得更顺畅些。

四、活动过程

1、各位教师书面发言交流

  2、集体备课

  3、听取徐校长的总结发言

五、教师发言要点

  1、姚海盐老师发言要点

      ( 1)重情趣

                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

                应提倡多角度地阅读课文,读出情趣

      (2 )重感悟

                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

                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课文

       (3)重积累

                 适当地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文

                 日积月累

                 课外积累

2、李洪丽老师发言要点

       首先,让学生突破读生字这一关口。

       其次,让学生把短语读通。

       再次,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最后,教师领读。

3、杨兰梅老师发言要点

    (1)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

    (2)反复熟读

    (3)老师范读

4、董祥英老师发言要点

   (1)提前预习

   (2)教师重点指导朗读好长句子

   (3)分段、分句、分角色变换方式阅读

   (4)巧用“激将法”

   (5)对段落结构相似的课文,重点指导朗读好其中的一段

5、徐立恒校长发言要点

     朗读的重点是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好了,就可以培养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培养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会听的能力;

会说的能力;会读的能力;会写的能力。朗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多读。(2)要持

之以恒。(3)要激发兴趣.(4)要给予学生读的内容。(5)要给予学生读的时间。(6)对学

生的朗读要给予赏识。(7)教师要示范朗读。

六、集体备课

      每人备一教时,然后分别交流讨论,集体修改。

七、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通过书面交流,相互讨论,校长指导,对教研主题:“学生面对课文既长又读

不通,教师如何给予解决 ”  达成了以下共识:1、要突破生字关,把短语读通,长句子读

顺。2、教师范读、引读、领读,激发读的兴趣。3、学生分角色读;分男女生读;分小组读,

变换方式读。4、巧用“激将法”。5、鼓励、肯定学生的朗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03: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