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与海鸥》课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7: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人与海鸥》课例分析
                  元宝山小学    王红宇
一.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二.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③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⑤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7:06:15 | 只看该作者
(2)对词语的理解。
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文中指老人的衣服因穿的时间久而颜色变淡。
撮:吮吸。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守灵:守在灵床或灵位的旁边。
漩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三、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四、教学建议
1.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本课是这一组教材的首篇课文,导入时可从单元的导语入手: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由此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2.初读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思路: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这一环节中我利用一幅老人塑像的图片简单明了地导入新课,明确了本课时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两部分讲的。落实了第三学段的目标。
接下来进入“自主探究,交流点拨”这一环节,我主要围绕一条核心主线设计导学,即“仔细默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段落,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的,划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读出感受,适当做批注。”这个导学问题比较开放,既避免了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发生,又为“以学定教,动态生成”做好了准备。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幻灯出示)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这样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了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亲历探究新知的过程,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走下讲台,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和小组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使各层学生都能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落实“优差和谐”的课改目标。做好“先学”的指导工作,为教师的“后教”构建一个前置性平台。根据各组学生汇报情况,我灵活自如地去应变课堂生成,捕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精彩瞬间,放大他们的优点,把孩子们带入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去。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了“爱”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在适当点拨中让学生的感悟再上一个高度,让爱溢满课堂。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在这一环节我主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我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与理解去阅读课文;充分引领学生读书、感悟、咀嚼、品味语言。我真的很想让这节课成为温暖孩子们生命的记忆……学生被感动了吗?从他们眼中闪动的泪花和哽咽的朗读中,我知道,孩子们在和我一起感动着!让语文课上出了语文的味道,突破了本课重点,落实了“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的课堂。
第三环节是“课堂总结达标测试”。我巧妙的运用过渡语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是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完成了本类知识树的建立,转变了教的方式,突出了“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落实“举三归一”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落实了单元教学目标。
在“运用规律,应用展评”这一环节中我就让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方法再想想老人与海鸥之间还会有哪些幸福相处的画面?发挥想象写下来,学以致用。落实了“以一反三”的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态生成、授之以渔”的和谐课堂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落实了第三学段目标。当然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青年教师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9: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