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00: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尊敬的林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是一节课前说课。
我将从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特色五个部分进行说课。首先是第一部分
一、教材分析
溶液是物质共存的一种状态,是中学化学遇到的一类分散体系。在下一单元里将要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有关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里进行的,要学好这些内容,就很有必要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溶液的有关知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也正好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提供知识准备。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设置了三维的教学目标:
1.        认识溶解现象。
2.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1.        初步了解生活中溶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实验和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科学探究态度。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思维特征: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观察现象、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法与学法
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要求,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直观生动实验是学生最喜欢、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本节课学生以分组实验和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法。
这是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器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00:14:01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 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多媒体辅助,不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改变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分为体验溶液和认识溶液两大部分
首先以展示生活中溶液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溶液,同时通过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化学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认识溶液
(一)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蔗糖溶解的实验,观察溶解这一过程。教师设疑蔗糖固体到哪去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最后通过微观动画模拟蔗糖溶解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既运用了探究实验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实验能力,又通过设置提问,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最后通过微观粒子的运动模拟动画帮助同学理解溶解的过程,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二)溶液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我设置了一下三个问题: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糖水的每一部分的甜度一样吗?配置好的糖水,在没有外界条件的干扰下,蔗糖和水能分开吗?同学思考并概括出糖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从而升华得出溶液的概念、特征和溶质、溶剂溶液间关系。新知识与旧知识或经验间建立和谐的联系,这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
紧接着,我设置了一下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
(三)溶解性
教师创设生活情景,衣服上沾有油污怎么办?
【探究实验二】教师演示高锰酸钾和碘在水和汽油溶解度的实验。
【学生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教师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探究实验三】教师演示向高锰酸钾水溶液中缓慢加入酒精,观察是否分层?震荡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总结】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通过生活情景创设情景,运用演示实验法教学法,直观清晰的展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乳化这一概念,并共同讨论,分析乳化与溶解的不同点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PPT播放洗餐具和清理油污的两组视频。提出问题:
(1)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
(2)洗涤剂为什么能除油污?
【探究实验四】(学生实验)在2支中分别加入2~3ml的水和植物油,观察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滴加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再观察。
【学生总结】各小组时候后总结现象。
【教师讲解】教师举例讲解什么是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集思广益】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乳化现象(学生可能会列举洗碗)。
【教师归纳】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实例,进一步归纳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乳化现象。
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义。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五、教学设计特色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1、很好的完成了三维的教学目标
2、以小实验贯穿始终
3、运用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恳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00: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