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课优秀教研论文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品德课堂实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09: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品德课堂实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杏园小学 王雪芹
品德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而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能够展现或模拟各种场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突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因此,信息教育与品德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品德教科书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材中的画面主要是点出了每个活动展开的例子,提示了活动的过程 ,每课内容基本上都以图片加简要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给授课教师留下很大的创造生成教材的空间,很多担任品德课的教师在第一次拿到这本仅有几幅图片和简单文字表述的教材时,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课怎么上?活动该如何设计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以及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教材进行拓展,将校本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一一引入品德课堂,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

因特网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展示,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最终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山人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个主题是《我爱我的祖国》,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国旗、国徽和国歌。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祖国的知识,产生一种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就是尊重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知识面有限,对祖国的认识比较模糊,所以,这个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教材提供的图片画面呈现的内容又比较多,如何很好地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设计不好,课堂上就会出现冷场或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首先,我在上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祖国的美丽图片,制作了有中国版图、中国名山大川、有故宫长城、有现代城市标志建筑的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上课就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看课件感受祖国的美丽辽阔、物产丰富、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活动的开展铺垫了认知基础和感情基础。学生对国旗、国歌、国徽知识了解得少,尤其对出现的具体地点、来历、含义了解得更少,因此,我把《开国大典》的纪实录像片和有关的故事、人物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脱离枯燥的文本及图片,深入感知和接受更全面的知识。

如教学《垃圾的危害》(三下)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垃圾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够学会分类堆放,学会回收利用。对于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生略知一二,能够说个大概,但实际生活中,学生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有多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有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所以我就播放了一段居民区垃圾成堆、苍蝇乱飞的画面,紧接着又播放了一段文明、干净的居民区的录像,两段录像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感觉到肮脏丑陋的生活、文明美丽的生活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人人都应该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成为美好生活的小主人。

二、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整合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恰当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欲望,学生就能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在讲二年级下册《居家安全不大意》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我在上这节课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小学生在家里踢足球、身子探出窗外张望等场景拍成录像片,并且里面的演员都是班里的同学,当学生看到录像中熟悉的同学时,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例如:学习《交通安全》这个单元,根据以往的经验,单凭老师的说教,孩子们很难对注意交通安全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在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一部分内容后,放了一段关于“篮球女孩”的录像,篮球女孩钱红艳下身的半个篮球、两手住着木质的把手当脚行走,纤弱的小手抓着两个小木板, 不论上下楼梯, 或是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都是拖行,这样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流泪了,有的孩子更是泣不成声,他们充分认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通过这样的设计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领略雪域风情》一课,主要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习惯和独特的文化,特别是感受那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藏族人民的生活距离我们的孩子比较远,多数学生对那里的基本情况、风俗习惯不了解。上课伊始,首先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观察画面,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歌中唱的是青藏高原,画面呈现的也是青藏高原,孩子们陶醉在这首歌的意境中,似乎是被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亲身感受到了异域的风采,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整节课上,同学们吹拉弹唱、汇报探究,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学生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怎能不使学生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三、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整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品德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的学习方式。品德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强调了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软件有着其他的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给予学校,给予课堂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资源复杂纷呈,种类繁多。对于教学来说,网络的发展更多的是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大量的可利用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是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受到深刻的情感道德教育,需要大量的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搜集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环保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了解家庭生活中可能产生的污染以及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首先设计一张课前调查表,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集有关环保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然后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先把学生从网上收集到的各种关于家庭环保的图片和视频制成生动直观的幻灯片,上课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给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搭设了平台。课堂上,学生通过预习表中自己调查到的文字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因为每个人都进行资料的搜集,集中到一起的资料众多,杂乱,各小组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论点,要想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必须学会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十分有益的锻炼,最后,把整理、加工好的材料用自己的话进行汇报,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大大增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的优化整合,给我们的品德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的课堂因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09:50:3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王雪芹,女,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品德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淄博市第十一届品德教学能手,张店区优秀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来,她专心于《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先后取得淄博市、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是山东省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作为一名业务副校长,在理论上,她勤奋钻研,不断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在教学管理上,她带领老师们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优良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7: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