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2: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
我认为这个研讨话题极有共性和针对性。为什么要“增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我想这是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教师问得多,讲得多,播放课件多,拓展延伸的多,大大挤占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实践的机会。2011版的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从中不难看出2011版的新课标十分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那今天我们来的老师都是带着这个问题听课、记录和思考的。刚才老师们的意见我很赞同,大家说的很好。我就我个人的想法也说两点:
一、两位上课的老师很优秀。肖玲娟和林发莲老师的课我们今天有目共睹,实在让人佩服。她们不仅仅课堂表现得游刃有余、洒脱自然,最使我敬佩的是他们虚心的精神。上个礼拜我们在网上对两位老师的教案(初稿)进行研讨,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我们共收到140多条评论,两位老师都一一浏览,且尽量回复。在老师们的意见中她们表现的那么谦虚、宽容。修改、试讲,再修改、再试讲,正因为有了这样艰苦的过程,我们今天才领略到她们光鲜的风采,我想,这样的成熟非一日之寒。所以她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语言运用的机会在课堂上最大可能的给了学生。我们在听两位老师的课时都有同感,不论是玲娟老师的第一课时,还是发莲老师的第二课时,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条件,最大化的给学生提供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让“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这一主题基本上得到了落实。
例如:玲娟老师的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开辟、喜出望外”等词语;重点指导“居然”一词,理解、比较、分析、运用和评价,整个理解词语的教学过程清晰,训练实实在在。难得可贵的是“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识已经建立,学生动手、动脑,概括归纳,很好地培养学生了自主的学习能力。
又如发莲老师设计的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比较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的不同,用“不但……而且……所以”这些关联词把花生的好处连成一个句子,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等等这些都是在有条不紊地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
当然两节课还是存在学生动口不动笔的现象,如第一节课学生只是标了一下自然段,就再也没有动过笔,假如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茅”这个生字写几遍,假如每人都用“居然”这个词写几个句子,假如把要抄写的段落抄写抄写……第二节课有一个小练笔,学生只是写了一句赞美老师的话,显得有点肤浅,没有深度,训练的意义也不大,如何让小练笔更加有效还有待我们好好研究。以上是个人所见,还有待商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16: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