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2: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常见农产品的名称、特点及品种。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学习、利用农产品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的社会调查能力。
教学准备
录像(农产品调查实录)、课件、图片、头饰、农产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在学生猜出谜语以后点出花生图片)
2、师:那它是农产品吗?
生:是。
3、那我们这里都有哪些农产品呢?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老师很想听听大家的汇报。(教师板书:我们这里的农产品)
二、交流汇报。
1、交流师:老师很想听听大家是怎样去调查的?
生A:我和妈妈一起到农贸市场调查了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有:菠菜、萝卜......
生B:有小麦、玉米……
生C:有苹果、石榴……
那你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你的调查过程?(生在同伴帮助下演示调查过程,掌声鼓励.)
师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应学会讲文明、懂礼貌,充分展示我们大雁塔小学学生的良好形象。
老师也对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作了一些调查,并拍摄了录像,同学们想不想看?(生:“想”)
师:播放《农产品调查实录》。
师:看了刚才的录像,结合你自己的调查,你都有哪些发现?各小组先在组内谈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能食用、是食物的主要来源”。
汇报小组长1:经过讨论,我们发现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有三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能食用、是食物的主要来源”。
师:那你能把老师这里的农产品给分类吗?
生:能(生进行实物分类)
戴头饰的同学也来找找你的好朋友(学生在“找朋友”的歌曲中进行分类游戏)
小组长2:有些农产品不但能食用而且还有医用价值、保健作用。
小组长3:农产品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这样美好。
小组长4:粮食来之不易,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应该爱惜粮食,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组长5:……
三、活动感悟师:这使我想起一首诗——《锄禾》。
师播放儿歌《锄禾》,生齐唱,两学生做情景模仿。
1、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农产品将会是怎样一副情景?
生: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好吃的、我们就不能健康的成长、人们会饿死。
2、同学们说的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没有食物以后……)
3、总结提升:由此可见,农产品是我们的食物源泉、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提升。
1、今天的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通过调查,可以开阔视野,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生:我们应该尊重农民、珍惜粮食。
2、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农产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课下请同学们对粮食的生产过程再作进一步了解。
五、教学反思。
教学的成败得失:本活动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通过学生有组织的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农产品的资料,从中真实感受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对自己调查的全过程作了录像,并在活动过程中播放,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学生的信息反馈:在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形式新颖、主题突出的有创意(猜谜语、唱歌曲“找朋友”、进行《锄禾》情景表演、看图片等)的汇报、展示活动,使学生融入其中,让学生获得了真实体验,心灵受到震撼,从而产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2:03: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及与收获物相关的知识。初步学会和掌握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走出校门,参与社会调查活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的社会调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感受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儿童设计好调查表,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学习将调查结果填写在调查表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等。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里的农产品都有哪些?(去市场、超市)做调查表,仿照书上P18—P19页内容填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老师讲了秋天的收获。前面,老师已经讲了两方面的收获——植物生长规律和粮食得来不容易;这里还有一方面的收获,就是了解“我们这里的农产品”。这部分内容需要大家外出调查,所以这节课,老师就布置一下调查内容,等同学们调查完有结果后,我们在来讨论“收获后的调查”。
二、讲解调查活动的安排。
(1)先请同学们看书P18—P19页的内容,搞清我们调查的内容是什么?(根据书上提示:我们知道这次调查活动需要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菜市场、超市”调查。)
(2)调查内容:
A、秋天有哪些刚上市的水果、蔬菜?
B、这些收获物有什么用处?
三、调查后每个人交一份调查表和一份调查小感受。
1、调查表内容:水果、蔬菜的名称、产地、价格、用途。
2、调查小感受:写调查的收获和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你是如何解决的?(下周交给老师检查)
四、引导学生按兴趣分成小组:(水果组、蔬菜组)进行讨论每组的调查内容。其中,有的学生调查收获物的用途;有的学生调查秋天有哪些刚上市的水果、蔬菜。
五、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1)让学生按小组汇报:(水果小组、蔬菜小组、用途小组)
(2)例如:菊花——好看,做药、泡茶、明目。
花生---素食中的肉食,健脑益智、美容。
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睡个白胖子。”
六、谈谈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七、老师讲《十万个为什么》中植物篇扩展知识的故事。
八、活动小结:
老师:同学们,这次调查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大家了解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希望大家以后也能这样,多观察、多调查、多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08: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