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3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春天的故事》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4-11-4 20:09 编辑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一、“四大件”的变迁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采用访问的方法搜集信息。
2、了解“四大件”的变迁及其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3、初步形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四大件”变迁背后代表的意义。
教学准备:
1、在课前,教师应当让学生访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社区里的老人,问问他们,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问问爸爸、妈妈20年前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现在的“四大件”又是什么。
2、教师要适当的了解过去和现在“四大件”的变迁,特别是现在的“四大件”,看看都有哪些说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在新中国走过的半个世纪中,你们自己家里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我们的小伙伴小文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自己的家人,小文的家人讲述了生活中“四大件”变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文的采访结果吧,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56页。
二、阅读与讨论。
请同学看看课本上的图,说说在小文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以20多年前,家里的“四大件”分别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四大件”是家庭生活中必需的耐用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3:32 | 只看该作者
三、自由讨论。
课前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访问了一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调查自己家里“四大件”的变迁,下面同桌之间或是在小组里面先交流。请学生说说调查到的不同时期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久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
教师板书:
我家“四大件”的变迁:
生活年代
我家的“四大件”
买齐“四大件”花费的时间
花费的金额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四、全班交流。
请学生把现在的“四大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或写填在课本的空白处。“同学们看看近50年来家庭‘四大件’的变迁,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想一想家庭‘四大件’的变迁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变迁说明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家庭收入增多了,我们的国家在进步……
五、教师总结。
从“四大件”的变迁,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这些年来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可是变化程度有多大,我们就需要用数字来描述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教科书第57页豆博士的话,你能明白吗?请同学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算一算最近20年来,在你家的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六、布置家庭作业:
把课上学习的内容讲给父母听。在父母的帮助下,算算最近20年来,用来购买食品的消费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4:09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二、按满手印的契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
2、知道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小岗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用简单的话说明原因。
3、敬佩小岗村人民的大胆开拓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激发想要了解改革开发等历史大事的兴趣,敬佩小岗村人民的大胆开拓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这一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对这部分史实资料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课内容,并且询问长辈相关的历史知识,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为本课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问学生:“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故事吗?是啊,改革开放把我们的生活改变了,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你们知道吗?改革开放确实从一个小山村开始的。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常能听到大人们说起改革开放,而究竟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始于什么地方,很多学生未必说得上来。教师可以用反问的形式激起学生对于想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58页上按满手印的契约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与交流。
1、观看一段记录片,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教科书第58~59页的课文,回答:
(1)在没有实行改革之前的小岗村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2)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小岗村有怎么样的变化?
(3)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给小岗村带来了变化?
三、全班讨论。
(1)学生分小组,小组内交流课前搜索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整理分类。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关指导帮助。
(2)小组组长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整理后的资料,并展示本组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教师在黑板记录下大家的观点梗概,引导大家往更深的角度思考这段历史。
四、教师总结。
小岗村农民以“包产到户”一举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国家根据他们的尝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把“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农村,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带来了农业的大发展。在我们了解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中国农民和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福祉以后,我们也掌握到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代,到现在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但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敬佩小岗村人民的大胆开拓的精神同时,珍惜现在的生活。
5、布置家庭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4:45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三、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教学目标:
1、知道深圳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并能用简的单的语言说出经济特区的含义。
2、明白深圳奇迹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苦付出,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培养和树立对中国制造的“国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深圳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并能用简的单的语言说出经济特区的含义。
2、明白深圳奇迹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3、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上网或者查找相关书籍,搜索有关深圳的相关资料。
教师:在课前应对中国经济特区开放的相关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经济特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请学生说说深圳,引入本课的学习。如果班上有学生去过深圳,请他简单地介绍深圳,并说说感受。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昔日深圳上来,“大家知道20多年前,深圳是什么样子的吗?那个时候的深圳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吗?”
(2)教师介绍深圳。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四大件”的变迁,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深圳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我国的农业、工业正以飞快的速度追赶世界前进的步伐。那么我经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四大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么今天来了解深圳。
二、全班交流讨论。
(1)请学生看看教科书第60页上昔日深圳的照片,说说看了这张照片的感觉,并请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61页上老渔民的话;教师再请学生看看教科书上今日深圳的照片,从对比中感受深圳这20看来的变化。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它的变化让人们非常让人们震惊,惊人的“深圳速度”是谁创造的呢?可以请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第61页上的文字后回答,也可以不参照教科书,直接提问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深圳建设得这么美丽,这么具有现代气息,需要一种什么精神?”请学生看看象征着深圳的“拓荒牛”的照片,“从牛”身上和“拓荒”二字中,帮助学生理解建设深圳的劳动者们的精神。
(2)同学们向全班展示自己之前搜集的关于深圳和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资料,老师给予分类帮助并作出指导帮助。
三、教师讲授。
教师向学生解释经济特区的含义。先让学生读一读豆博士的话,然后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做讲解。可以把经济特区的含义划分出几个层次:
(1)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是指什么?
(3)如何理解经济特区是我国以外开放的前沿?
四、教师总结。
在建国初期,深圳还是个破落的小渔村,因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和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从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需要上一辈的奋斗的,都是需要国家支持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国家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布置家庭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5:07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四、变化着的人,变化中的家园
教学目标:
1、知道农民进城打工这一潮流,能列举出农民进城后所从事的劳动。
2、能够说出农民进城打工为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3、对农民进城打工这件事形成积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说出农民进城打工为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2、对农民进城打工这件事形成积极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相关对比数据和官方报告,搜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着重了解农民进城打工的情况。
学生:搜集有关进城打工的农民的信息,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是否就有这样的人,了解他们所从事的劳动,以备课上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火车站进进出出的外来打工者的照片,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观看照片,从心理上和空间上接近这些形形色色的打工者。
(2)教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学习的好伙伴虎子,特别想告诉我们发生在他们农村的新变化。虎子和他的同学商量来商量去,要向我们介绍农民进城打工这件事,为此他们还采访了村长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整理的采访内容吧!”
二、阅读交流。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科书第62——63页上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到城市里打工呢?
(2)农民进城打工给虎子他们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3)村里人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
(4)村里的外出打工者是如何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的?
三、老师引导。
(1)在同学们积极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在黑板板书记下相关要点。
(2)对于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于学生的个人观点,进行指导帮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农民工进城这个现象。
四、探究活动。
(1)学生分小组,小组讨论“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会有那么多农民到城里打工呢?”教师巡视并给与指导和帮助。
(2)每个小组组长想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板书记录要点。
(3)教师对黑板上的讨论结果给与总结和点评,并且继续提问:“有那么多的农民进城打工,他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他们的劳动与你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如果城市没有了他们会变成怎么样?”、“他们的劳动又和我们的生活有怎么样的联系呢”,启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
五、教师总结。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策开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农村的很多农民为了获得经济来源追求更好的生活,选择去机会多的大城市打工,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默默工作着。不仅换来了劳动的收入,改善了自己家里的生活条件,盖起了新房,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就连头脑也比以前灵活了。他们改变着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同样,因为他们的劳动,城市也建设的更加美丽,经济也发展的更快更和谐。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也要支持他们的下一代好好读书,做一个有文化、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布置家庭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5:36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五、祖孙三代话汽车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简单历程。
2、明确认识先辈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铸就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今天。
3、形成对民族工业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先辈们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巨大付出和贡献,让大家形成对民族工业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要在课前对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简要的了解。
学生:准备一张中国地图、胶带、若干张小卡片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以从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国产汽车品牌切入教学,“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的国产汽车品牌,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根本不具备生产汽车的能力,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怎样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呢?是不是很疑惑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课本故事‘祖孙三代话汽车’吧!”
二、阅读交流。
(1)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爷爷、爸爸的话,边读边画出反映汽车厂生产条件和职工精神品质的话。
(2)请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用一句话描述“爷爷、爸爸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时,汽车厂的情形”。
(3)谈感受。设想自己是当时厂里的一名职工,当看见第一辆汽车开下装配线时,心理有什么感受,最想对全班同学说什么话。
三、师生合作。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第一汽车制造厂发展大事记。”
四、教师小结:
第一汽车制造厂今天的成就是几代汽车人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铸成的,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劳动者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干出来的,他们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五、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国产汽车的产地”。(提出要求)
(2)各小组汇报,并把卡片按照汽车产地贴到地图相应的地理位置上去。
六、教师总结。
从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祖孙三代人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在建国初期,我国制造汽车的条件相当艰苦,汽车的生产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20世纪90年代,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大大改善,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升,这个年代人的最大愿望是用青春和智慧铸就民族汽车工业的品牌。而如今,在我们这个年代,汽车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都是时代进步的体现,都是社会前进的缩影。那么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是不是更应该为祖国的汽车工业做出贡献呢?
七、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对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展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请教父母、教师或查阅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06:08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故事》教案
课题六、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2、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3、尝试现代工业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2、尝试现代工业的制造过程,体验现代工业对企业工人的要求。
教学准备:
学生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向长辈咨询、上网查阅等方式,调查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工业产品的简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很多人家里都有洗衣机吧,可是你知道洗衣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乐乐介绍的洗衣机生产情况,了解一下洗衣机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吧。”
二、阅读交流。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6~67页的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组装洗衣机要经过哪些重要的步骤,试着写出来。
(2)组装洗衣机所用的零件是一个厂家加工完成的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生产对工人有哪些要求。
(4)请学生思考,在洗衣机的组装过程中,有的环节是机械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速度和精确读都优于手工劳动,这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工业生产插上了翅膀。)
三、小组探究。
(1)将学生分成小组,谈谈工业发展以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后我们的生活,形成对比。
(2)探讨“工业进步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并进行归纳整理。
(3)教师在小组讨论是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四、师生交流。
(1)教师邀请同学回答工业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在黑板板书。
(2)教师在学生发言中给予相关指导帮助,在发言结束后,教师根据板书内容整理分类,向大家展示工业进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五、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教育可以启发学生选定某一见工业品展开讨论,但必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工业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但要指出这些负面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消除的。
六、教师总结、概括本课重点。
七、布置家庭作业。
从洗衣机的生产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现代工业生产、不仅需要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还特别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让我们一起来为每个同学做个练习本,看看怎样合理分工、怎样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2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