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19: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定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面积
第一课时 什么是面积
【教材简析】 “什么是面积” 是北师大版第六册面积的第一课时。 属于 “空 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 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 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 第一层次通过比较 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 硬币、 手掌、 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 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 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 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 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 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 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 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评 估、验证的能力,具有摸一摸、比一比等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 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
师: (出示数学书和信息书)同学们熟悉这两本书吗?它们什么是一 样的?学生会说到是大小一样,追问: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学生 会尝试说出是面一样大,或是会用手摸书的封面来解释。然后,师对 全体生:我们大家都来摸一摸,再来说一说,数学书和信息书的封面 一样大。 生:主动去摸一摸,然后其他学生也来摸。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面”上来】 师:那这两枚硬币呢?有什么不一样吗?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 师:这是老师的手掌面,你们的手掌面在哪?谁想和老师比比手掌面 的大小?哈哈,我的手掌面大。这两片树叶有面吗?(在展台展示一 名学生摸的过程)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表面) 比的又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虽然本课没有要求对物体表面的概念进行探究,但仍然 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中, 从物体的一个面开 始,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表面有时是由多个面组成的。 为学生的后继学习 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师:我们就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 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 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师慢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 ,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 说说。 师: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面的面积?并用学生举出的例子比面的大 小
(3)看一看、说一说。 屏幕展示书上四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师: 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 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形也有面积, 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 呢?有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 生:指出面积,课件演示(用单一颜色涂色) 师:为什么是封闭图形呢?(课件演示将一幅图擦拭一些。 )若这里 种草,能种完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封闭”一词】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出几名学生描述)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4)联系生活拓展。 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封闭的平面图 形面积吗? 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 (帮助学生完整表述) 小结: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 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老师——自己 尝试——创新举例”一系列实践,认识面积的概念,从直观形象到抽 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 (1)直接观察比较 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三角形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了 空间观念。 】
(2)借助工具比较 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 这两个图形(附页 2 中图 4)谁的面积大? 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②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办法来验 证? B.个人尝试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 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 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
(3)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 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 “观察法” “剪拼法” “摆图形” “数格子” “统一标准” ) ,让学生参与了合作 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 “统一标准” ,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 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 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 】 (三)实践应用 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 练习 50 页的 1 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 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使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的知识, 达到充分吸收掌握的目的。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17: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