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生活因爱更美丽》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9:5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因爱更美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教育学生多多关心和帮助老弱病残。
3、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2、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教学准备:
查阅“公益活动”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了很多措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你们知道有哪些措施吗?
学生回答。
二、阅读讨论。
1、学生阅读课文。
2、指名回答。
问题:你知道社会、国家有哪些措施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
3、师生集体点评。
4、关于公益设施建设,你还有什么建议?
5、学生讨论。
6、指名回答,集体点评。
三、资料分享。
你知道哪些公益活动?
1、学生之间分享资料。
2、介绍“希望工程”。
3、如果有机会参加公益活动,你愿意做些什么?
4、学生讨论,集体点评。
5、小结: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多么富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点点付出,却能托起许多人的梦想与希望。用爱点燃希望,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
四、随时伸出我的手。
1、我做“画中人”,让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
2、先分小组,选出组员做途中的残疾人。
2、其他组员做残疾人的家人。
3、出示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扮演角色。
4、如果你就是图中的残疾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5、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小结:爱是种子,撒播在人们心会生根,开花,结出美丽的果实!
五、知识问答。
1、你知道有多少节日是为老、弱、病、残者者设立的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全国助残日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国际残疾人日是12月3日;我国的老人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国际老人节是10月1日。
六、课外活动。
1、了解福利院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认真看一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仔细听一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尝试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
2、汇报交流:
(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3、活动延伸:
(1)办一次宣传专栏:以照片、绘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2)探究: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9:58:2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因爱更美丽》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有这样一些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失学儿童等等。他们是艰难的,在生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举步维艰。但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国家和社会一刻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注着他们,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采取了很多措施,修建了公益设施,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他们的生活因无处不在的关爱更美丽。(板书:生活因爱更美丽)
师:齐读课题(生读),读得深情些,读出爱的力量。(再读)
二、学文,感受爱。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爱的快乐、爱的幸福,学习帮助他人,奉献爱心。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谁速度快,掌握的知识多。
2、读书反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爱心机构、公益设施、特殊的节日、爱心故事等。
3、思考:国家和社会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了哪些服务和帮助?对照表格,同桌讨论,合作完成表格填空任务。
名称
服务内容
聋哑学校
为聋哑人学习、成长提供特殊教育
老人之家
让老人安享晚年
福利院
老幼病残孕专座
轮椅
盲文
手语节目
老年人、妇女权益保障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送医下乡
希望工程
……
师:用爱的眼睛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无处不在,同学们,你还知道有哪些机构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的服务与帮助?
4、小结:有了这些机构和设施,就像盲人有了明亮的眼睛,聋哑人有了灵敏的耳朵,肢残人有了健康的四肢,老年人有了拐杖一样。
此外,为了体现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爱与尊重,国家和社会还特别设定了属于他们的节日,例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还有……(引导学生说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老人节)齐读,记住这些日子,只要有爱心,天天都是助残日,天天都是老人节。
三、明理,导我行。
1、师:我们知道,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关心、帮助与扶持,可以温暖、鼓舞,甚至改变人的一生。对于我们身边那些特殊朋友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能为这些特殊人群做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生:帮残疾人扫清障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生:爱护身边的公益设施;
生:背残疾同学上学回家;
生:扶盲人朋友过马路;
生:搀扶残疾人上下车;
生:推老人到户外活动;
生:给失学儿童捐款……
师:是啊,他们多么渴望能有一双手来,来搀扶他们蹒跚的步履;多么渴望能有一束阳光,来温暖他们孤寂的旅途;多么渴望能有一盏灯,来照亮他们身边的世界!关心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有必要做得更好。
2、请看文中小朋友写的一份建议,指名读,这是为谁提出的建议?
生:为残疾人、孩子。
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缺少了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使用的公益设施?学着给有关单位提出建议。
3、小结:这一份份建议饱含着你们对弱势群体的一份份真情,一颗颗爱心。帮助别人并非需要多么富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你的一点点心意,像一朵朵小花,开满受助者人生的路;像一杯杯清澈的泉水,滋润受助者渴望的心灵。用自己的爱心为他人点燃希望,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因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都来做爱心使者!
4、男女同学模仿对话。
师:人心都是肉长的,文中的老奶奶与小朋友的对话,让我们感动。举手之劳,帮助他人,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心存感激,感谢帮助,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是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快乐的人。
5、反思。
师:可是,最可恶的是有些人歧视残疾人,欺负小同学、不尊敬老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人应该有同情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四、拓展,升华爱。
1、观看大屏幕:
2008512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据民政部统计,截至6412时,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69122人遇难,17991人失踪,373606人受伤。震中地带道路、交通、通信、水电全部中断。随着灾情进一步明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2、起立,默哀。
看着我们的骨肉同胞身陷困境,衣、食、住、行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指名说,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心,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3、大灾无情,爱心永恒,大灾有大爱。有这样一幕让我感动流泪,有一群残疾人自发为灾区人民无偿供应饭菜,他们拖着残缺的肢体,每天五点就起床做菜做饭。他们说,在困难的时候受到国家和人民关心帮助,如今灾区人民有困难了,他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回报社会的关爱。还有,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一位乞讨老人为灾区捐款105元。人人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总结课堂。
小结:同学们,灾区人民的苦痛就是我们的苦痛,让我们携起手来,支援灾区人民共渡难关,有一句话说得好: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渺小,再小的善心乘以十三亿也能变得伟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献出我们的爱,伸出我们的手,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相信他们的生活定会因为我们的爱、全国人民的爱而变得更美丽!
六、布置作业。
写一份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倡议书并再次举行爱心捐赠活动。
七、播放歌曲。
在《爱的奉献》歌曲中结束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09:58:4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因爱更美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能力目标:调查、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人和残障人群关怀的事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爱心卡片。
2、学生了解身边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的供服务机构和设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用哑语手势向学生表达“我爱你们”。(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引出社会上这些特殊的、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2、出示幻灯片:有关老龄、残疾、失学儿童数据统计。
3、出示幻灯片:(插入背景音乐)
因年老而孤独无助的老人,因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因疾病而痛苦挣扎者,因残疾而生活艰难者。
4、板书课题:“生活因爱更美丽”。张贴“爱”心图样,引出课题,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
“不是生活中没有爱,而是缺少能够发现爱的眼睛。只要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关爱无处不在。”
二、实践活动1:“爱心大搜查”。
(一)“爱在哪里”。
1、用你这双爱的眼睛去观察,看看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先提示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片,再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
2、同桌交流后,指名板书在“爱心”卡上并具体说一说。
(二)“看谁知道得多”。
1、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生活,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服务机构和设施,你知道哪些?
红十字会:从事社会救助,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盲人通道:给盲人引路,保证他们行路安全。
希望工程:援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也能上学。
2、出示公益活动图片。
“有了这些机构、设施和爱心活动,就像盲人有了明亮的眼睛,聋哑人有了灵敏的耳朵,老年人有了结实的拐杖……让他们的人生每迈出一步都觉得很踏实”。可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考虑的是多么的周全。
三、实践活动2:“爱心建议”。
1、用你这双爱的眼睛去发现,周围还缺少哪些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机构、公益设施、举办的公益活动,请给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建议。
2、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发言。好的建议鼓励课后写下来,老师发到网上,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3、教师建议:各宾馆应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可自动调节式床。
“爱是种子,撒播在人们心中,就会生根、开花结出美丽的果实”。
四、实践活动3:“爱心计划”。
1、出示课件:(单晓霞捐献眼角膜的故事)利用她的故事启发学生用爱心回报社会。
2、讲述史梦圆的故事。
3、制定自己的“爱心”计划,以此激发学生献爱心的欲望。
“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多么富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用爱心为他人点燃希望,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
4、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打算以小组为单位列在爱心卡上。(每小组发一张爱心卡,小组合作完成)
5、每组派一代表宣读并展示自己的爱心计划。(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计划)
五、献爱心活动。
爱心寄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随时都能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那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时他人的生活也会因你的这份爱而更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1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