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习题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6-7 18:46
标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习题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填空题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                 的宪法,它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国家性质是              
                                                                              。
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          (国家) 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包括                       、                、               
                、                   、                       。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中国外交中起到什么作用?


2.你能说出现在某些国家所做的一些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例子吗?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我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            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                                          等问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你知道“求同存异”的“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右边的文献出自(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4.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5.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6-7 18:46
完整版下载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习题1.doc (121 KB, 下载次数: 1674)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6-7 18:47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知识点一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    年9月,           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           专政,坚持           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和           ,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
A.周恩来    B.刘少奇C.毛泽东    D.朱德
知识点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       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         和
           完整、互不侵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           和           ,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三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4.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主要来自 (    )
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非洲                D.欧洲、亚洲和非洲
5.万隆会议因与会国相互间的分歧和争吵而陷入僵局。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6.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
A.1 949年    B.1 954年        C.1 956年    D.1 982年
7.1 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8.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    )
A.1953年    B.1954年C.1955年    D.1956年
9.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D.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11.1954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人握手。这表明 (    )
A.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                B.美国人缺乏礼貌,不够友好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害怕中国                D.所有西方国家的代表都对中国不友好
12.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还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其中“这些原则”是指 (    )
A.平等互利原则B.互不干涉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    D.和平外交
14.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对外开放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1 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50多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    )
A.毛泽东    B.周恩来C.刘少奇    D.陈毅
17.2004年1 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18.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