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铸造人生金字塔——读《发现教师成长密码》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0: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于春祥老师的这本《发现教师成长密码》在去年休产假的时候就听工作室说过,然而给自己找了诸多借口一直没有阅读学习。这段时间在读博友的文章时,发现好多老师都在津津有味的品读于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教育智慧。于是我也在亚马逊上开始搜索这本书,谁知还不曾付款,便发现老公的书架上赫然摆着一本崭新的《发现教师成长密码》,哈哈!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老公单位早就让他们阅读了此书!看来我是要落后了。

带着对这本书的新奇,我首先阅读了目录环节。实话实说,我不太喜欢纯理论没有一丝案例的文章,可能是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吧!翻看此书的目录,我被书中十一个章节蕴藏的每一个教育智慧深深的吸引。读这本书就像读卡耐基的《卡耐基教你幸福心经》一样,让你内心的幸福指数大为提升,今天就从序言开始谈谈我的读后感吧!

于老师从“铸造人生金字塔”为代序,简单的阐述了他的成长妙招。书中介绍了:

人生态度“金三角”:“喜欢——热爱——痴迷”

实践理性“金三角”:“觉然——应然——实然”

问题研究“金三角”:“一个题——一个理——一段文”

日常习惯“金三角”:“读一点——思一点——写一点”

三种金三角简单介绍了于老师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成长密码。让    我比较关注的就是实践理性“金三角”和问题研究“金三角”。因为我相信我会有好的人生态度,虽然还没有升级到痴迷的境界但是我认为我离痴迷已经不远了,因为我渴望成功。

每次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教学处理,我想我可能正处于实践理论金三角的“觉然”阶段吧!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去解决,殊不知在缺乏理论与规范的指导下让事情变得越来越遭。于老师提到智慧的行为方式应该是从“觉然”到“应然”,然后,再从“应然”到“实然”。即从“感觉和经验”到“理论和规范”再到“具体实践”。而我平时的教学似乎总是缺少了“应然”这一阶段。是啊!只有有了“应然”我们的工作才会多一份规律,多一份规则,多一份理性,多一份规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秉承实践理性“金三角”来督促自己的工作。

再来说说问题研究“金三角”吧,这个我深有感触!记得在2013年的郑州市课题申报中,我像往常一样提交了自己申报的小课题。这个课题就是于老师问题研究“金三角”中关于“一个题”的陈述。因为我在教学中发现若想对学生深入细致的开展教学就要首先读懂学生在每个环节出现的情况。于是我将“读懂学生”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了申报。然而在2013年的申报中我的课题却没有通过,于是我反复思索问题在哪?难道是我的表述有问题?于是我下定决心继续修改研究方案在2014年的课题申报中一定要申报成功!然而不幸的是这一次又没成功。我是一个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的人,我想既然要研究这个问题,就不会受到这么多外界的阻挠,问题一定出在我这里!于是我就像于老师提到的“一个理”这个阶段理性的追问自己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进行研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两次“拒绝”的情况下,我的这项小课题终于在2015年5月立项成功!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我肯定会不负众望最终形成有实践意义的“一段文”。我想我的这个经历就是于老师所说的问题研究“金三角”吧!

关于日常习惯“金三角”,于老师说道:“优秀是一种习惯。人都是习惯的奴隶!”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早在见习期培训的时候宋君老师就说过:“每天读一点,每天思一点,每天写一点。坚持读书,坚持写作,我们的教育人生才充满成功与挑战!(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呵呵!)”

小小的四个”金三角“看似独立没有联系,但是当我们真正做到这四个“金三角”,我们就能化“金三角”为“金字塔”,到那时教师成长的密码将被我们亲手破解,想要拥有这个金字塔吗?让我们一起探索并实践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23: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