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研随笔 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08:4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不仅仅是课堂的花招多,效果好、学习效率高,更不是让老师少讲点、学生多讲点,甚至只让学生讲,就是高效课堂了。高效课堂如果还是把最大程度获取知识当成最终和唯一目标,走不出知识本位的观念,那就是变换了一个方式来物化和奴役学生,还是陷入了老师的一厢情愿。

高效课堂应该是一种师生的双赢的“高效益”课堂,第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二要满足升学的需要,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三是要满足老师的需要,要改变过去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落后教学观,高效课堂应该建立在一种绿色的环保的教学质量观基础之上,强调教师生命质量的生命课堂,而非对老师的创造力的掠夺性开发。

在教学实践上,本学期我教授高一年级的《经济常识》,在教学策略上我采取了一下几个步骤。

导入:联系实际。在经济学第一课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开始讲课之前,向学生们提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薄薄的一张纸币能够用来买东西?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房子降价了却没人买了?为什么情人节的时候玫瑰花会比较贵?为什么奢侈品打折会引来抢购,而生活必需品却不会?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但是并没有去仔细思考。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容易探究,并得出自己的答案与思考,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内容: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真正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机械记忆能力。所以,要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感情的介入而感动。所谓主体,应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讲课之前,我给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本节课要完成的内容自主学习,先自我消化、解决比较简单容易的知识点。在检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如果提前预习的话,问题的进度会非常快。但是依然有一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才初次翻开课本,显然预习起来比较吃力,速度也比较慢。以后要把预习当做一项作业,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养成上课之前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进度:先易后难。学习无疑是需要情感的。当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积极、乐观、期待等正面信息,肯定是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在知识点精讲的过程中,我从非常简单的小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及时给与正面评价与鼓励。这个时候,我发现学生在猜对答案或者作对题目的时候,积极性非常高,情绪比较饱满,非常乐意继续学习。所以,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鲜的案例,甚至是网络流行语,将复杂、肤浅的现实生活与其中所内含的经济生活实质联系起来,学生的感受比较深刻,也较容易明白原理。

重点: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谓真正的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反复多次的思考过。孔子也认为,“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必定是思考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过程。总之,知识的探究过程比获得知识本身要重要得多。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过程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追问知识、评判知识、创造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摧残。因此,重点知识的掌握上,我采取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完成任务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也证明,学生的能力是需要激发的,一旦给了学生自由,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就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很多老师以为只有讲出来学生才能了解、理解、掌握的知识,其实学生自学就可以学会。

但是,高效课堂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并不是完全抹杀了或者忽视了教师的重要性。课堂活动的组织和控制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不然就会出现一放手就乱扯,侃天侃地,词不达意、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局面。这并不是高效课堂的本意,老师起到的是组织、控制以及总结梳理的作用,为的是“画龙点睛”,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真正学到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生自我的展示和狂欢,毕竟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掌握程度是需要教师来拔高和巩固的。

难点:提前告知。当课堂中出现了难点问题,如何去攻克它?一味的追求多(内容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时间省)是不可取的。出现难点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心理预设,让学生在精神和情绪上做好准备,这体现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这一过程的重要作用。经济学第一课里面的“价值”一词是个难点,在讲之前,我再次强调了它的“难”,并且鼓励学生打起精神、一鼓作气,一起去攻克它。学生经过提醒之后,注意力得到提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定的自信,所以在这个难点问题上,并不感到压力,而是非常乐意地、积极地听讲,并认真的思考。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中的提前告知和有意停顿,节奏放缓,容易让学生逐渐理解并接受难点。

反思:及时复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要及时复习、马上复习、反复复习,循环复习效果最好。所以,在一个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马上当堂检测,巩固知识的掌握,一节课结束之后,也留一定的空白时间来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消化,效果最好。本节课除了课堂中有练习、讲课结束一定要有配套的习题来检测教学效果,这是对老师教学情况的一个反馈。然后学习任务完成,当天布置作业及时复习与巩固,效果最好。

  

你永远不会教会一个人什么,他所知道的都是自己学得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再高超的老师,再精彩的讲授,学生如果只是知识面前的一个匆匆过客,他什么也收获不了。学习者本身的主动学习和反思、思考、探究是教育中永远的关键因素,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德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5 19: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