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心得 不能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7: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教研的时候,段老师反馈了开学时听课堂纲要分享课的情况,其中触动我最大的是,“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

想想不是么,尽管课程纲要分享课是不同与常规的课,因为这是开学第一课,这是高屋建瓴、如同导游图介绍性质的课,是带有顶层设计的课。从备课和授课的角度,都不免容量大,从结构上说,容易约定俗称、陷于机械的课。

而这样的课,是我们期望的,是学生期待的吗?

显然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让我想了很多。

首先,正如大家讨论反思的,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学生要认同学习目标的课,这才能保证教学互动有效性的课。

其次,这也需要以生为本,注意课堂教学情趣性氛围的创设,让学生能够体悟其中,反思其中,生成其中的课。

第三,也要注意开头结尾,注意衔接过渡,开篇引人入境,结尾余味无穷。有的是心动,有的是心动后的“蠢蠢欲动”,期待下一节课的自我行动。

鉴于此,我想到,针对课程纲要分享课的四大主体部分内容,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调整:

课程目标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形成果的展示,通过往届学生学习记录,或者某一学习内容的典型性应用,相应的视频、图片等案例展示,告诉学生,通过本学期课程学习,学生将会干什么,将会拥有哪些本领?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价值,也让学生明确一学期学习将会解决哪些问题,有助于自己的人生和发展干些啥。

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删繁就简,重在让学生领略主干性知识和技能,立足兴趣的激发,以及内容的情趣化,尽可能撷取最美的场景呈献给大家。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有心动,不为难就够了。

课程实施的呈现,重在渗透学科学习典型方法,让学生感知自己需要怎样做,不妨结合学习问题,让学生尝试,适当体验一下,对比中增强学生的认同,从而有机内化。

课程评价的呈现,完全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办法,让学生以教师的角度谈如何帮扶自己,如敦促自己实现超越自我,达成目标的变化,重视学生的自我唤醒,尊重和呼应的叠加,从而有助于评价的常态化,系列化,实效化。

总之,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是最终以学生接受、达成内化成自我学习规划的课,多从学生的视野考虑,重视切入点的适切性、多元化变化,课也就多姿多彩,因为先声夺人而生机勃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4: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