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笔记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1:5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则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原则二,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原则三,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原则四,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原则五,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每一原则的背后,都有其实践的痕迹。基于对孩子主动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原则一有感:

孩子的好游戏、好动心理,促使他们对事物有着强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理念。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有通过亲身尝试,有了体验,才会有跟进一步的发展。

原则二有感:

模仿是人类成长的天性,有更多的输入才能有输出,不断地去学习,再加上自己的认知和思考,突破就不难了。

譬如学走路,学骑车,学做饭,学洗红领巾等等,一点一点的模仿,在特定环境下,找到窍门,熟能生巧。

原则三有感:

孩子的思想大无边,人和看到得、听到的、感兴趣的都会成为他们思考、交流的素材。俗话说:“童言无忌”“异想天开”,适用在孩子们身上,最贴切。同样,各种教学、各种活动也需要孩子们去参与,去体验,去思考,去结论。直接的告知反而会破坏他们的求知探索力,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得出的结果才是终身难忘的。

原则四有感:

门外的世界神奇无比,大自然的教育处处可见。开放、博大的学习胜过封闭、灌输的说教。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视角仍然不同,既然爱孩子,为何不去设身处地呢?!儿童就是活的教材!

原则五有感: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趋势。孩子也同样喜欢表扬和鼓励。这种称赞心理正好适合教师们入手。不仅从正面提点了孩子的成长,也顾及到他们心灵的完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4: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