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和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写在《完美执行,做幸福的智者》讲座之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8: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执行力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它不仅仅与工作有关系,不仅仅具有政治意义,在生活中也具有实用价值。它可以高入云端,也可以低在尘埃;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它可以成就优秀个人,也可以打造完美团队。

记下这次讲座的开场白和结束语,我只是想反复告诉大家:工作和生活从来不矛盾,工作和生活都是最好的修行。

                                         

(开场白)我是谁?我不是名师,也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普通的教师。以前在其他地方做讲座,总会把自我介绍弄得很花哨,把那些最好的头衔打出来,总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很优秀很出色,证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后来,逐渐发现,一个人不管你外表多辉煌,独自一个人时,你总要面对最真实的那个自己,你会发现,除了名字,任何一个称号都不能代表你。

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只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教师,来自新密市新华路初中,教九年级数学。我喜欢心理学,所以考了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业余爱好,并且这个业余爱好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算是锦上添花了。

我把心理学和教师这份工作,当成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从小就喜欢当教师,到现在依然喜欢,当了二十多年教师,居然没有职业倦怠,对待工作依然有初恋般的感觉,我特别喜欢我的学生,我的每一届毕业生,都是带着对我深深的崇拜和依恋离开母校的。尤其是女生,初一的女孩子会指着我的照片说:这个女校长太厉害,就喜欢批评人,可烦人呢!初三的女孩子,她们会说:特别佩服咱们刘校长,人长得漂亮,气场特别强大,她往那里一站,几百名学生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她们居然把我当成人生的榜样。他们走出学校,作自我介绍时,都会和我一样骄傲的说:“我来自新华路初中,你都不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好、我们的老师有多好!”

你说,像我这样优秀的老师,值不值得大家鼓掌?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幸运,和我一样喜欢自己的工作,还有业余爱好。也许你不喜欢自己工作,为了种种原因不得已而为之;也许你原本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长期的辛劳和压力,把你的热爱和激情消磨殆尽……不管是什么原因,我都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好好交流一下,工作和生活并不矛盾,或许,当你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职业倦怠便没有那么强烈了,当你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时,提升工作的幸福指数便不再遥远。

不管今天处于什么原因,大家聚在了一起,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给了我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真诚请求大家,放下生活压力,放下工作的焦虑,放空心情,我们一起享受这个交流的过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执行力的,一个人的执行力决定了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完美执行,最幸福的智者》这个讲座,最想表达我的观点:工作和生活从来不矛盾,工作和生活都是最好的修行。

  

   (结束语)工作和生活并不矛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先提升工作质量,才能提升生活品质。为人子女,先成就个人,再荣耀家庭。为人父母,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努力做什么样的人。

善待自己,善待亲人。家和亲人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在单位里在外面,我们能做到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我们把最好的一面给了外人,回到家里真性情流露,吆三喝四,甚至怒火中烧大发脾气,有个朋友对我说,我都在单位憋屈一天了,回到家里还要忍,我还活不活了?

家人是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能无条件包容我们的人,尤其是孩子,她们对父母的爱要比父母对孩子的爱更纯粹,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嫌弃咱的人。丈夫或者妻子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推开家门的那一刻,调整好心情,露出笑容,把最好的一面送给家人。尤其是女人,更要注意角色转换,在单位里你是领导。你需要雷厉风行,回到家里,你是温柔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绝对不能把工作中的那一套,带到家里。

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一个人他今后的夫妻关系和工作能力,取决于小时候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提升的能力用到生活上,用到家人身上,你会更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09: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