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8: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4 寓言四则
知识目标        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能力目标        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
2.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果子的人,都会学得一份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
义?
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在故事中,赫耳墨斯的表现是一笑、二想、三问 ,可引导学生抓住“笑”字,品味赫尔墨斯的形象。
                ☞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狮子战败后,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可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学法指导‖
提取《蚊子和狮子》这一故事的寓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蚊子这个角度来考虑。(2)从狮子这个角度来考虑。(3)从蜘蛛这个角度来考虑。(4)联系蚊子、狮子、蜘蛛三者来考虑。
                ☞目标导学三:对比方法探究
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②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目标导学四: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
故事续编一:蚊子幸运逃生后,变得更加狂妄自大,于是逢物便吹嘘自己将狮子打败的事迹,却隐藏了自己将丧生蛛网的情景,在它的海吹下,所有的动物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它。蚊子变得更加目中无人了,飞行都不看方向,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应该为自己让路,因为自己打败过狮子要成为百兽之王了。却没想到撞到了一棵大树,撞死了。
   故事续编二:蚊子幸运逃生后,边飞边说:“哈哈!蜘蛛,怎么样,被我逃脱了吧。我告诉你吧:没有一样动物可以战胜我的,我不仅强大,而且运气无人能比!”
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着头高傲地飞走了。这时,一只青蛙跃身而起,吐出了舌头,蚊子一下子被舌头卷住了,被青蛙吃进了肚子。
故事续编三: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那后果就更严重了。”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         ‖教学提示‖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 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重点)
2. 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看看这两个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穿井得一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6.《穿井得一人》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目标导学二:学习〈杞人忧天〉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晓之者”解忧的技巧: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5.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6.以下哪一种情况可以用“杞人忧天”来形容?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8:23:5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不足之处
在学习后两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一起翻译课文,学生翻译有困难时,先互相帮助尝试着翻译,出现问题时,教师纠正。可是,在最后一点翻译时,还是陷入了教师为主这个泥潭,出现了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1: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