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完善保守教研,建立校本教研体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革完善保守教研,建立校本教研体系&nbsp
&nbsp&nbsp&nbsp&nbsp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实施,教育改革的不时深化,如何建设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培训一批有个性的、学者型的教师,怎样注重同学差别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而这正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根本目标。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一起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nbsp
&nbsp&nbsp&nbsp&nbsp保守的教研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但它只是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教学条件下发生的,也只适用于当时的保守教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它越加显露出了它在同学、教师、学校发展中的弊端,主要表示为:&nbsp
&nbsp&nbsp&nbsp&nbsp1、流于形式,教研无实效,为应付检查而教研&nbsp
&nbsp&nbsp&nbsp&nbsp教研本应是教师积极主动要求开展的活动,它不只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好的生长,也是教师集合集体的智慧更深刻掌握教材教好每一节课的很好的机会和方法。然而有些学校的教研却只是流于形式,认为教研就是写写教研记录,学校检查时,有据可查就行了。变成为了完成教研这个活动而教研,把教研完全当成了一次任务,一个负担,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甚至弄虚作假,使教研活动完全失去了其实际意义。&nbsp
&nbsp&nbsp&nbsp&nbsp2、教研内容单一乏味,教学观念陈腐,缺乏创新。&nbsp
&nbsp&nbsp&nbsp&nbsp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学校依然遵循着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满堂满节的灌,同学晕晕乎乎的听,考试糊里糊涂的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生不变。久而久之,教师觉得教的没劲,同学更是学的没味,本应生龙活虎的少年变得如暮年老人,毫无生机;本应活泼有趣的课堂变得沉闷冗长,厌学情绪如瘟疫一般迅速弥漫大大小小各各学校的课堂,情况和其令人担忧。&nbsp
&nbsp&nbsp&nbsp&nbsp3、教师缺乏合作精神,相互保存,各自为政,难以达到一起的发展和进步。&nbsp
&nbsp&nbsp&nbsp&nbsp现在的很多学校,尤其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思想不开放的地区,由于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导致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为了能够在学校、年级中脱颖而出,不是互相协助,一起进步,而是互相防备、互相拆台,相互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相互保存,这就致使集体教研成了一个口号、一个形式,只要学校不检查那就应付了事,甚至不教研。教师各自为政,即使教研也只是保证了教学进度的一致,只是外表的教研。谁也不肯暴露自身的缺乏,也不肯告诉他人自身的经验、收获,更别提对同学实际的分析,对学校现有资源的合理运用等,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也导致了同学成果两极分化,严重阻碍了同学素质的全面提高。&nbsp
&nbsp&nbsp&nbsp&nbsp4、教研的对象太过片面,只注重对教材和大纲的研究而缺乏对同学,学校资源,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研究。&nbsp
&nbsp&nbsp&nbsp&nbsp我们保守的教研就是研究教材、大纲,我们怎么教的问题,而忽略了同学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怎么学?我们要怎样充沛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增加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多角度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和如何解放同学思维,加强他们的创新精神等等,以使我们的同学更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真的做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nbsp
&nbsp&nbsp&nbsp&nbsp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如何来解决,这就要我们以实际为依据,切实做好校本教研以和教研组建设,&nbsp改革和完善保守教研,使学校教研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改,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我们怎样建设新形式下的教研组,更好的开展校本教研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nbsp
&nbsp&nbsp&nbsp&nbsp1、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nbsp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体系。&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研究制度;课题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学校内部教研的服务制度;学校内部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新的教学研究秩序的确立,是&nbsp学校文化的重建&nbsp。它发明的是一种崇尚研究、一起研讨、平等合作、共享经验的氛围,创设的是一种有利于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并且制度要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保证性,要经过教师讨论通过,从学校教研发展的实际动身,逐步健全、逐步完善,最后形成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要摒除保守教研体制中一味要求老师,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一面,全面发挥&nbsp保守教研的基础作用,保守教研工作中的许多教研内容、方式包括着校本教研的因素。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公开课展示、业务学习、教改课题研究等。并给予继承与创新,补充与完善,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在教学设计评价方面,要改过去统一形式、内容,强调节数、页数,为个性教学设计、活页教学设计等,给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nbsp改变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消除教师对教研的厌烦情绪,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使教师人人爱教研,个个都进步,团结合作一起发展,最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把学校建设成有特色的学校。&nbsp
&nbsp&nbsp&nbsp&nbsp2、加强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切实领会新课改的中心理念,以和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有三层基本含义:研究教学,包括教学的内容、目的、手段,教学模式和其建构,优秀教案与实施,教学评价等等。在现今时代,就是研究课程和其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学校的实际动身进行研究,依照新课程的要求,从同学状况、教师构成,学校历史、现状和其资源环境动身进行研究;教学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nbsp
&nbsp&nbsp&nbsp&nbsp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校本教研的含义,校本教研不等同于教研组活动,也不等同于&nbsp集体备课,更不是单纯的教师的研究&nbsp。校本教研是自下而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即“问题&nbsp--设计--行动--反思”模式,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它的特征是:&nbsp校本性、人本性、牵引性、依托性。深入了解这些,才干够更好的开展校本教研,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校本教研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际作用。&nbsp
&nbsp&nbsp&nbsp&nbsp3、改变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的大胆创新,加强合作,探索更适合于本校同学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nbs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新课改提倡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注重同学的个性发展。作为新型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更应该以同学的发展为发展,在校本教研中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对教师的束缚,使教师能够真正从同学的实际动身,发挥教师的发明性,创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同学学情的教学方法。在校本教研中&nbsp教师可以自主寻找伙伴一起承当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一起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校本教研还特别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既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喜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生长,还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使每个教师都能贡献力量,相互在互动、合作中生长。&nbsp在合作中,教师自由的进行思想交流,可以发生许多实用和创新的想法,使教师们在合作中不时受到一些启发。同时,跨学科教师之间也可以在校本研究中,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他可以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使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一起分析教学情况,一起磋商教学改进战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另外,教师也要加强教学研究能力,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反思,使自身成为多领域,多能力、学者型的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同学的一起进步和发展。&nbsp
&nbsp&nbsp&nbsp&nbsp4、建立校本教研组,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模式,让校本教研有理可依,有据可行,并且要确保校本教研的长期性。&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教研的形式并不是单一固定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刚刚实施校本教研的学校来说,首先要领导思想的转变。领导要有彻底改变保守教育弊端的决心和魄力,要建立一个有特色的,能够不时发展的新型学校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校本教研就是其中之一。其次,建立健全的教研计划、程序,以和一个相对自由的教育研究环境和氛围,使教师能够畅所欲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疑惑,将这些困难和疑惑拿出来和整个教研组,甚至在全校范围或聘请专家进行讨论,集众人的智慧寻找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这样不只能够达到教师的个人提高,还能够促进整个教研组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要适时的组织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时刻坚持与社会实际同步,开拓视野。最后,还应组织教师经常进行一些贴进实际教学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不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解决一些教学中遇到的对教材对同学疑惑。最重要的校本教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还要在实际中不时的完善。它也不是一窝蜂的事情,它还要坚持不懈,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才会真正发挥它的先进性的作用。&nbsp
&nbsp&nbsp&nbsp&nbsp总之,开展校本教研,既深化了教学改革,又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对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认为校本教研以其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改进和完善了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地教研机制,能切实提高我们的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同学的整体素质,希望我们能够切实理解校本教研的真谛,改革和完善保守的教研方式,使我们的学校成为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培育人才的基地,我们教师能够成为新时代先进人才的优秀的发明者,我们的同学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最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让我们为着这一伟大目标,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不时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11: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