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搞好校本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搞好校本研究
&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在教育资源需要开掘的大多数中小学,如何实现超凡发展,最实际可行的选择是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换句话说,就是要走校本研究之路。如何搞好校本研究,关键是要对其定好位。笔者认为,有效的校本研究必需定位在“三个服务”上。&nbsp
&nbsp&nbsp&nbsp&nbsp课堂,不只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是校本研究的“主战场”。客观地说,长期以来,中小学中进行的校本研究大多数是华而不实的,与课堂教学尤其是与课堂教学改革咬得不紧,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意识不强。当前正是新课程推广实施阶段,这就要求校本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努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要力求校本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首先,要找准“抓手”。也就是找到“教的改革”和“学的改革”的“结合点”,校本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结合点”。其次,要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要作用不是“灌”而是“导”。比方,当同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教师应给予诱导;当同学的学习方法不对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当同学的学习思路不清时,应给予开导;当同学的学习效果不好时,应给予辅导。再次,要大胆相信同学。同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如不放手让同学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不注意培养同学逐渐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习惯,课堂教学改革将无法进行。&nbsp
&nbsp&nbsp&nbsp&nbsp总之,教师要学会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善于把教室当成实验室,把同学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研究性教学,使课堂教学改革能与时俱进、能行之有效。&nbsp
&nbsp&nbsp&nbsp&nbsp长期以来,不少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讲到教研工作就吐苦水,情绪很大,比方,说“没有时间啦”、“浪费精力啦”、“会影响教学质量啦”等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态度呢?除了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和一些因编制较紧的村小教师确实较忙外,这里面还有一个长期没有解开的“死结”在作怪,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平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要求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没有合二而一融为一体,没有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没有形成应有的整合效应,而是各搞各的,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校本研究没有很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要力保校本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首先,我们要明确校本研究的特点和目的。&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研究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小学校本研究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校本研究就是瞎研究、空研究。其次,要做校本研究的有心人。学校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校本研究,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干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再次,要找准校本研究的“突破口”。校本研究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研究课题,再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行动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的目的。&nbsp
&nbsp&nbsp&nbsp&nbsp当前,在中小学中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大家天天嚷搞教研,大家也好像都在搞教研(如听课),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教研,特别是对一些教改实验、专题研究更感到无从下手,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这不能不说是当前中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生理缺陷”。要使校本研究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首先,我们要正视校本研究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如今已不是一个只要有知识或文凭就能当教师,靠经验和“汗水”就能当好教师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教师必需尽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时代。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无可选择地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校本研究的能力。一个教师假如缺乏校本研究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创新精神和工作潜能,就意味着要被时代所淘汰。其次,我们要懂得一些进行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校本研究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方,反思是校本研究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又比方,校本研究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与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身一身。再比方,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需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校本研究,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校本研究。再次,我们要学会通过校本研究来提升自身的工作品位和职业形象。由于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针对本校甚至是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这种实用性的研究,很容易显性形成教师实用性的教学教研素质和后发优势,以协助教师出现高位持续走强。很多名师就是通过校本研究造就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胜利经验启示我们:教师必需要学会通过校本研究来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校本研究来重塑自身的职业形象,教师有机会通过校本研究来形成一种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教师应善于在和同学一起生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绩事业。
—————————————————————————————————————————————————
注:
中国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欢迎广大网友投优秀论文、新闻、课件。优秀论文、新闻、课件投稿都可以点最上面&nbsp“我要投稿”即可,课件也可发邮件yzbbest@163.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11: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