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妙激发 多向互动——看口语交际《劝说》中情境创设的成功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21:5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口语交际课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互动,在听与说双方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

    沙老师在这节课中,始终围绕“劝说”这一主题,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慢慢来,循序渐进将增量逐渐显现,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较好效果的实现离不开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一个好的口语交际情景的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的重要因素。沙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劝说妈妈少玩手机”,就是这样,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它既满足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能做到的心理需要,又让他们感到学了以后要派用场。因而课堂上孩子们投入更高的热情,态度也很认真。

口语交际讲求倾听、应对、表达。口语交际双方的角色是不断变换的,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交际双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及时地调整、交流着信息。一堂课,学生是否学有所成,不能只看精彩的片段有几个,更要看看在这堂课中有多少增量。沙老师和学生共同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中逐步丰实劝说技巧和方法步步深入从单纯的劝说方法到语言语气的对比到到达情感共鸣。课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示。语言契机稍纵即逝,例如课堂上有孩子说到“玩手机长痘痘;你希望我这样么?”,孩子能“抓住对方心理 换位思考”。老师及时板书归纳。

   有个小片段印象很深,在了解劝说要真情实感后有个小女孩在模拟劝说时甚至哽咽了,让听的老师为之动容。之后的小组交流,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劝说的方法的基础上去琢磨怎样实际运用。整堂课,层层递进,有方法总结,有表演体验。从生活入手再回归生活。

   看来,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注重双向、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才会全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老师的范例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思考:

如果我们只关注“劝阻一方”,那么话题会失去互动性。因此,在学生表演的时候,老师不但要引导“劝阻一方”“会劝”,是不是还要注意引导“被劝阻一方”“会应对”?

可是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劝的孩子很执拗。是否与课堂上老师的模拟有关呢?成人的理由远远超越儿童,是否学生在劝说老师时老师能够适可而止,让孩子体验到劝说成功的喜悦?

怎样把握这个度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21:54:06 | 只看该作者
中原区育才小学                 赵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1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