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教辅书暴利产业链揭秘:学生被强迫自愿购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统一征订教辅书,但依旧未能斩断教辅资料伸向学生的捞钱“黑手”。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减轻负担,书包依旧被多种多样的辅导书占据。事实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各个学校仅仅用家长签字的一张订书单,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续进行着“统一征订”。除了各教辅出版社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新华书店、学校也在理所应当的分食着其中高额利益,在清晰可见的教辅书暴利产业链条下,本应干净的义务教育产业,正面临着被蚕食和破坏的巨大危机。

  学生

  被强迫下的“自愿购买”

  早在2001年6月7日,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从此以后,教育部几乎每一年都要联合其它部委下发一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校统一征订教辅的文件。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是各地都继续上演着“进校统一征订”的戏码。

  合肥市的几位家长向记者反映,他们最近收到了学校发的短信,通知他们不要把教辅材料装在孩子的书包里,因为上级教育部门要来检查。

  这些见不得光的教辅材料包括基础训练、大考卷等,其中有学校统一订购的,也有老师“建议”学生购买的。

  “是自愿的!”合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丁微(化名)特意提高了嗓门。这名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一个学期除了统一向学校交的140多块钱书本费,老师还建议购买80多块钱的教辅书。老师会给学生家长发一个名单,让他们在上面打勾,而且反复强调说这是自愿购买。

  “敢讲不自愿吗?”安徽桐城市的一名学生家长说,现在老师都在教辅书上布置作业,如果不买指定的教辅书,老师可能连作业都不改,甚至把小孩的座位调到最后面去,家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明知学校和老师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选择了沉默。

  据了解,2009年4月30日,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 财 政 部 、 审 计署、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 2009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095号)明确规定:严禁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

  实际上,各地教辅书“统一征订”现象肆虐背后正是行政力量的推动。记者在安徽省采访时发现,安徽省教育厅定期向全省公布《安徽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此目录系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其中对中小学各年级可以使用的教辅目录进行了统一规定。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区)教育局须在此目录范围内自主选用,其他一律不得进校入班。

  这一份安徽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安徽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实际成了教辅图书“进校统一征订”的“尚方宝剑”。上述安徽某市第二中学的校长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教辅看上去是自愿购买,实际是行政性的。因为省教育厅多次发文要求征订通过了审定的教辅,学校为了稳妥起见,原则上都会选择通过了审定的教辅,不然上级来检查会很麻烦。

  安徽省教育出版社办公室主任李绍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主管部门的态度从来都很明确,教辅是经过严格编写和内容审查后,推荐给学生自愿购买和使用的。因此下 面 的 主 管 部 门 和 学 校 也 形 成 共识,书目内的教辅书征订就是合理合法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征订”

  搞定教育局、搞定学校

  据统计,近几年,全国教材和教辅的出版产值达500多亿元。统计数据显示 , 仅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2008年我国小学学校的30 .09万所,在校人数10331.51万人,每个人在教辅书上的花费总数加起来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的教辅市场,出版社做,新华书店做,还有大量的书商在做,这是一块肥肉。”李绍红说,一般图书大都只能发行两三千册,根本赚不了钱,而教辅市场能够规模化,整体上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谁能想到,在学生和家长被强迫“统一征订教辅书”的同时,书店正在轻而易举的获取着高额利润。

  一位在安徽从事多年教材工作的王先生向《经济参考报》透露,新华书店因为有独家经营教材发行的渠道,不仅教辅发行量非常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统一征订”的方式进行的。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教辅代理商,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但根据安徽省新华书店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 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安徽省各级新华书店每年进校统一征订教辅图书的总金额分别是3.18亿元、5.10亿元、7.4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为2亿多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其进校统一征订教辅图书的比例从2006年的48.6%上升到2008年的86.6%,也就是说门市部零售图书的比例越来越小,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比例越来越大。

  “到2009年就已经超过了8亿元,我们公司只有30多个人,负责全省的业务,2010年的销售计划是要达到10 .6亿元。”记者暗访期间,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正平这样说。

  据知情人士称,这家公司对外公布的2009年度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图书总金额为8 .10亿人民币,占2009年度安徽省新华书店一般图书销售的比例超过90%以上。

  记者在安徽了解到,每名中小学生一年在教辅上的平均花费大约为300元,以该省近1000万的中小学生人数来计算,每年的教辅销售额能够达到30亿元。

  “这就意味着,谁能够抢到市场谁就能赚钱,除了新华书店外,其他发行机构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安徽省合肥市一位老师向记者坦言,教辅市场的竞争手段一是低折扣,二是采取不正当的行为,说白了就是拉关系。

  有人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有个县100万人口,中小学学生起码有15万人,如果一个书商能把该县的教育局搞定,按照学生人手一册教辅来算,一次性赚几百万并不是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16: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