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大学生校园中暑死亡校医为啥不会看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8: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6日黄昏,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一名大二男生因疑似中暑晕倒,经抢救无效身亡。赶来的校医,不但大学着空氧气大学,甚至不会使用担架。这让人大学到半个月前,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宿舍洗澡时触电,校医到了居然不会急救。
这两件事也许都是个例,将学生的死归因于校医显然也有失公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他们显然没有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很多人在念书时,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有个头疼脑热,宁可去大医院求诊,甚至去药店买些药对付,也很少去问诊校医。
为什么?
校医院,经常是校方安顿亲属或者“关系户”的“风水宝地”,医术高不高明,都吃定了这碗饭。对于这个“^***”,很多人心知肚明。不过,并不是所有校医都是如此,但先验观点在前,对校医不信任在先,学生舍近求远并不难理解。
有数据显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近七成发生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应该说,校医承当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大。本意是方便学生就医的校医,却得不到信任,这样的形同虚设,无疑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这样的南辕北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怪就怪,良好的初衷,在执行中变了味。
可是,类似的南辕北辙也不少见。
便民的社区医院在旁,公众却舍近求远,起早贪黑地上大医院排队;原本邻里之间的小纠纷小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居委会的协调解决,可实际中,恐怕动辄还是要拨个110,请警察来处置。
这样的“小题大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不信任这些便民措施。信任,来源于能力。许久以前,无论是居委会,还是社区医院,都有过用人看“关系”多过看实力的过往。如今,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都今非昔比,对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达不到公众的要求,被“闲置”并不稀奇。
要改变“便民措施不便民”的状况,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用人唯能力,而不是看权力。
其实,现在的状况是在明显改善着。越来越多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学校等领域进行着专业的社会服务;社区医生的选拔也越发严格,越来越多的社区医生将有在大医院工作和培训的经历。尽管公众态度的转变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相信这样的变化,能让便民措施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苗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07: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