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小学教师余友军学生安全的守护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06: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9月4日,刚开学不久的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中心小学的师生正在上课。突然,学校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校长和几位没课的老师急忙跑出去,只见一群人高举着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师德高尚,勇救学子”、“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原来,学校教师余友军在假期曾经救了两名落水学生,这是学生家长特来学校表示感谢的。而这件事,余友军本人却从没有和别人说起过。

  36岁生日收到的特殊“礼物”

  那天是2008年8月8日,参加完镇里继续教育培训的余友军,因为惦记着看晚上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天又正好是他36岁的生日,他一刻也没停就急匆匆往家赶。刚回到家,余友军就听到远处河边传来“救命”的呼喊声,他一下子就冲了出去。

  等余友军跑到河边,只见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身影在河里闪了一下,转眼就不见了。他冲到河中,踩着水里的一块大石头,试图把落水者拉上来,可是,水很深,他抓不住落水者的手。

  余友军跑上岸捡起一根棍子,当再一次接近落水者时,结果被紧紧地抱住了脖子,要不是棍子撑着,不太会游泳的余友军可能也被拖下水了。落水的是个孩子,余友军抱起他往岸上走的时候,这孩子说了句“还有一个人”,然后就昏迷了。还有一个?筋疲力尽的余友军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两个孩子在河里捕鱼,上游的水电站突然泄水发电,河水突涨,把他们吞没了。

  余友军第二次下水。猛然间他的棍子搅倒一个渔网。他拖起渔网,发现第二个孩子正好被渔网缠住了。余友军把孩子救起时,孩子已经全身青紫,昏迷不醒。由于地处偏远,急救车一时到不了,余友军立即对孩子实施人工呼吸。几分钟后,一直没有呼吸的第二个孩子才长出了一口气。

  第二天,医院传来喜讯,第一个被他救上来的14岁的吴永仕当天就苏醒了,而13岁的黄金龙也被医生抢救过来了。余友军真高兴,他觉得这是自己36岁生日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06:14:0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学校

  1994年,刚刚从金寨师范毕业的余友军,来到离镇政府几十公里远的金冲小学任教,这里山高路陡、人烟稀少、交通闭塞。许多好心的朋友曾多次劝他:“你这么年轻,自身条件又很好,怎么不想办法调到好一点学校?”面对这样的劝说,余友军说:“我一看到这里的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想走的念头就一下子打消了。”就这样,余友军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

  2004年,由于工作需要,余友军来到匡畈小学担任校长。学校地处大山之中,离最近的居民村也有一公里,特别是雨雪天,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及师生生命的自然灾害。余友军把保障师生安全的弦绷得紧紧的,晚上在学校值班成了家常便饭。

  2005年暑假,独自一人在学校值班的余友军遇到一次大暴雨。学校的后山山体滑坡,堵塞了出水沟,泥水从窗户直奔教室,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校舍必塌无疑。余友军毫不犹豫地拿起锄头冲进雨中,冒着被泥石流随时冲倒的危险,奋力扒土,清沟排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校舍终于保住了。

  回想当时的画面,心有余悸的余友军说:“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学校,决不能让校舍倒塌,否则孩子们在什么地方上学呢?”

  关爱学生的意识在心底扎根

  2007年,镇中心学校将余友军调到燕子河中心小学任语文教师,学校的办学条件好了,不用再时刻担心学生上课时的安全了,但关爱学生的意识在余友军的心里已经牢牢扎下了根。

  燕子河中心小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余友军把关爱的目光投向了他们。2008年春季开学后,随父母在外地就读返乡的六年级学生汪星转到他的班上,学习成绩一直跟不上,课余打架斗殴更是常事,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急得没办法。

  余友军知道后就把汪星带回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给他制定补缺补差计划,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并根据他乐于助人的优点,让他担任少先队的小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汪星的纪律性有了明显改善,学习兴趣也显著提高,在一次单元测验中他的语文考了83分的好成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次考试我考了83分,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听了都非常高兴,我也非常高兴。我真的感谢您啊,余老师。”

  多少年山区工作的经历,让余友军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节假日总是到学校转转,查查是否有安全隐患,看看哪个学生需要自己的帮助,而对家人,他总是感觉亏欠得太多。一次孩子对他妈妈说:“我想爸爸,他怎么老是不回家?”妈妈对他说那你到学校去看看吧,孩子说爸在学校很忙,只有等到星期天了。

  回到家的余友军听到这话,不禁潸然泪下,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默默地说:“爸爸欠你的太多了,可哪个学生不是爸爸要惦记着的孩子呢,他们更需要爸爸的帮助,等你长大了,就一定能理解爸爸了……”

  《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31日第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0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