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及相关画面)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

  生:(齐声答)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是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它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三国中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我们眼前。有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有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我们要来走进三国中的另一位人物──杨修。(师板书:杨修)

  师:你们以前听说过杨修吗?知道杨修的故事吗?

  生1:我知道杨修。杨修小时侯,有一天,孔君平到他家找杨彪,正好杨彪不在,杨修就拿出水果招待孔君平,孔君平随手拿起一颗杨梅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立即反问道:“请问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目瞪口呆。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见多识广,了不起!还有同学知道吗?(生都沉默,摇头)好,那么老师来讲一个杨修的故事。有一天,杨修和曹操骑马同行,当他们路过曹娥碑时,看见碑阴上刻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几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且慢,容我想想。”当他们又走了三十里路之后,曹操说:“我已经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了,你先说,看我们想的是否相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合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合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受辛也,合而为辞,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是对曹娥碑的赞美。”曹操感叹说:“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师:听了这两个故事,你对杨修有什么认识?(生齐:杨修很聪明)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杨修之死》。(板书:之死)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了杨修已经死了,我还想知道杨修为什么会死,是怎样死的?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杨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注。

  师:谁知道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生: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这就是当时的背景。

  师:不错。那么读了书,我们知道,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杨修在哪些事情上触犯了曹操呢?

  生:因为杨修私解鸡肋的事。触犯了曹操,被操杀。

  师: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吗?

  生1:还有很多事,比如,杨修破解了曹操写“活”字的用意,曹操当时虽称美,心甚忌之。

  生2:杨修与别人分食一合酥,曹操虽喜笑,心甚恶之。

  生3:杨修揭穿了曹操梦中杀人的用意,曹操愈恶之。

  生4:杨修密告曹丕的事,曹操愈恶之。

  生5:杨修教曹植出城,曹操这时大怒了。

  生6:杨修教曹植做答教,曹操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

  师:啊,原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曹操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把杨修杀了。可怜啊,这样一个聪明的杨修,留给后人很多的思考:杨修之死,责任在曹操呢,还是在杨修?

  生1:我认为责任在曹操,因为曹操很嫉妒杨修的聪明。他太小心眼。

  生2:我认为责任在杨修,因为杨修自己好耍小聪明,太狂妄。

  师:到底责任在谁?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好,既然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的平台,我们来开展辩论,理不辩不明嘛!好不好?(生齐答:好)是自由分组辩还是男女生比赛辩?(学生齐答:男女生比赛)好,那么女生的观点是?(女生齐说:责任在杨修)男生就是责任在曹操了,同意吗?(生:同意)请准备三分钟,双方选好一辩。

  (女生1):我方的观点是: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杨修自己。杨修他太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尤其是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怎能乱来?杨修他太没有政治觉悟了。杨修在小事上聪明,大事上却很糊涂,他对于曹操“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竟一无所知,所以,我方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聪明反被聪明误。

  (男生1):我方认为,杨修之死,责任在于曹操。因为曹操是一个外恭内奸的人,他妒贤嫉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而杨修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这让曹操很有危机感,他不容许有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让他睡不好觉,日夜担心,尤其是他决定让曹丕继位,而杨修屡屡帮助曹植,他恨不得早日除去这个眼中之钉。所以,曹操的狡诈性格决定了他迟早要除去杨修。

  (女生2):杨修的死,完全是杨修自己造成的。我想请问对方,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太露,他约束一下自己的言行,会被曹操杀吗?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这不是杨修自己的错又是什么?请对方辩友回答。

  (男生2):请对方考虑问题再深些!如果杨修不这样锋芒毕露,他无论怎样约束自己,曹操也会把他杀掉的,因为曹操的心狠手辣决定了他要拔掉身边的这颗定时炸弹,杨修站在曹植这边,曹操如此跋扈,他怎么能容忍?

  (女生3):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曹操有那么多谋士,他都把他们杀了吗?

  (男生3):曹操肯定不会把他们都杀掉,都杀了,谁来为曹操卖命,为曹操出谋划策啊?

  (女生4):这就对了,请问,不是杨修的错又是什么呢?

  (男生4):如果杨修在刘备手下会被杀吗?如果不被杀,那不是曹操的错又是什么?

  (女生5):那也是杨修的错,因为杨修选错了主子啊!(生大笑)

  (男生5):不是这样,即便杨修跟着曹操,只要他真心帮助曹丕,而不是曹植,常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曹操一定不会杀杨修的。

  (女生6):对方凭什么断定曹操就不会杀杨修,杨修功高盖主了,曹操也就容不下杨修了。杨修的小命也就玩完罗!(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伯仲!其实,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曹杨两家早有芥蒂。孔融、弥衡一直推崇刘备,不肯依附曹操,被杀,杨修与这二人气味相投,曹操一直忌恨在心,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最重要的是杨修不该参与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当中,曹操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也必然会杀杨修的。

  师:刚才我们深入探讨了杨修之死的原因,其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的发生和人物性格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杨修和曹操的性格。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生1:我认为曹操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可看出来。

  生2:我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看出曹操是个表里不一的人。

  生3:我从“何人杀吾近侍?”看出曹操虚伪狡诈,从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看出杨修观察很敏锐。

  生4:我从“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看出杨修很轻率大意。

  师:还有吗?

  生5:我从“修又尝为曹植做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对答如流”看出杨修谋略不凡。

  生6:我从“操将修尸收回厚葬”看出曹操很虚伪奸诈,他善于收买人心。

  生7:我从“我梦中好杀人,勿近前”看出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

  师:同学们都认为曹操是个奸诈阴险的坏形象,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是这样的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历史上的曹操写过《短歌行》《龟虽寿》等文章,有人评价曹操是个“奸雄”,一方面奸诈,一方面也很有雄才伟略,我们看人要一分为二地全面的看待。

  师:好了,学了本文,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你最深情的语言,可以用整齐工整的对联,可以用短小精悍的诗词,可以用感人的歌声,表达你对杨修的感叹。

  生1:我想对杨修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汝被聪明误一生!

  生2:我写了一首诗:满腹才情无人敌,惹得曹操心妒忌,敢与丞相比心计,尸首异地众人泣。

  生3:我想对杨修说: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师:同学们的才华真是令老师惊叹啊,老师也写了一首诗:五车八斗未可恃,聪明自误总关心,敢理君王嗣权事,身死何必记虚名。

  师:那么,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杨修,为什么?

  生1:我会杀杨修,因为他对我的政权造成了威胁。

  生2:我不会杀杨修,我会把杨修关起来,杀杀他的锐气。

  师:假如你是杨修,会如何与操相处?

  生1:我会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啊!

  生2:我会为人更低调些,凡事装糊涂些,难得糊涂呀

  生3:我会凡事看曹操的脸色,不帮曹植,主动帮曹丕。

  师:你认为杨修聪明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他不聪明,如果聪明,他就不会被杀了

  生2:他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只会玩文字游戏,并不是真聪明

  生3:他不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还处处卖弄,不知收敛。

  师:杨修之死,给你什么启示呢?

  生1: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孤傲自负,要谦虚些。

  生2:我们要注意尊重他人,控制个人的言行,不能放荡不羁。

  师: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还是比较深刻的,看来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很多同学都比杨修要聪明,现实的多,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可以继续思考,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完成《我看杨修之死》的练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23: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